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更新时间:2023-06-11 19:49:35 阅读: 评论:0

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作者:路文燕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5
        要:设计既不是依赖技术的科学,也不是表达审美的艺术,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合规律性和审美性的统一。设计利用了科学的内在和艺术的外在,借助两者中的共性这一载体,走出第三条路。这种共性即实用性。科学技术最接近设计的实用性目的,而设计又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实用这一因素将科技、设计、艺术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科学技术;审美艺术;设计;关系
        一、科学技术最接近设计的实用目的
        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即为人造物必须把实用功能放在首位。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阴。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而科学技术在此扮演着功不可没的角色,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定性与设计的实用性不谋而合。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和艺术就是携手共进的。科学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而艺术
也是在技术中生长起来的。从原始社会时代敲打出石器工具开始,人类的文明史就已揭开。它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又是造型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大量的造型各异彩陶,在选材、成型和艺术加工方面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是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结晶,可以说是实用与美观兼得。
        1)古代。材美、工巧的造物观,说明设计依赖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六艺中的御,即驾车技术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内容之一。造车的技术在人类长期演化积累中完善,设计日臻实用。《考工记》中轮人为轮……毅小而长则作柞。大而短则挚。……凡幅,量其凿深以为辐广。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机,虽有良工,莫之能固: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余而强不是也。故站其辐广以为之弱,则虽有重任,毅不折……”若辐条过宽而桦眼过浅,辐条便容易摇动。若桦眼过深而辐条过窄,辐条便容易折断。工匠们对辐条的宽度和桦眼的深度作了精确的科学的研究后,设计出的车子既能负重,又不损坏轮毅。

本文发布于:2023-06-11 19:4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484175725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设计   艺术   科学技术   辐条   技术   实用   时代   科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