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
陈修园
陈修园简介
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陈修园一生著作极多,多为开蒙普及读物。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从众录》、《灵素节要浅注》、《时方妙用》、《女科要旨》等。在学术观点上陈修园是典型的尊经崇古派。后世所编《陈修园医书》中不少是托名作品。
医学源流第一
医之始,本歧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
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
李唐后,有千金;外台继,重医林。
后作者,渐浸淫;红紫色,郑卫音。
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虽未醇,亦足贵。
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一二方,奇而妥。
丹溪出,罕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
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
四大家,声名噪;必读书,错名号。
明以后,须酌量;详而备,王肯堂。
薛氏按,说骑墙;士材说,守其常;张景岳,著新方;石顽续,温补乡;献可论,合二张;诊脉法,濒湖昂。
数子者,各一长;揆诸古,亦荒唐。长沙室,尚彷徨。
惟韵伯,能宪章;徐尤著,本喻昌;大作者,推钱塘。取法上,得慈航。
中风第二
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
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固气脱,参附功。
顾其名,思其义,若舍风,非其治。
火气痰,三子备;不为中,名为类;合而言,小家伎。
瘖喎斜,昏仆地;急救先,柔润次;填窍方,宗金匮。
虚痨第三
虚痨病,从何起;七情伤,上损是;归脾汤,二阳旨。
下损由,房帏迩,伤元阳,亏肾水;肾水亏,六味拟;元阳伤,八味使。各医书,伎止此。
甘药调,回生理;建中汤,金匮轨。
薯蓣丸,风气弭(mǐ);蟅(zhè)虫丸,干血已。二神方,能起死。
咳嗽第四
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
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
谁治外,六安行;谁治内,虚痨程。
挟水气,小龙平。兼郁火,小柴清。
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
疟疾第五
疟为病,属少阳,寒与热,若回翔。日一发,亦无伤,三日作,势猖狂。
治之法,小柴方,热偏盛,加清凉;寒偏重,加桂姜;邪气盛,去参良;常山入,力倍强。
大虚者,独参汤;单寒牝(pìn),理中匡,单热瘅(dàn),白虎详。
法外法,辨微茫;消阴翳,制阳光。太仆注,慎勿忘。
痢症第六
湿热伤,赤白痢。热胜湿,赤痢渍;湿胜热,白痢坠。调行箴,须切记!
芍药汤,热盛饵;平胃加,寒湿试。
热不休,死不治。痢门方,皆所忌,桂葛投,鼓邪出,外疏通,内畅遂。
嘉言书,独得秘;寓意存,补金匮。
心腹痛、胸痹第七
心胃痛,有九种。辨虚实,明轻重。痛不通,气血壅;通不痛,调和奉。
一虫痛,乌梅丸;二注痛,苏合研。
三气痛,香苏专;四血痛,失笑先。
五悸痛,妙香诠;六食痛,平胃煎。
七饮痛,二陈咽;八冷痛,理中全。九热痛,金铃痊。
腹中痛,照诸篇;金匮法,可回天,诸方论,要拳拳。
又胸痹,非偶然,薤白酒,妙转旋,虚寒者,建中填。
膈食反胃第八
膈食病,津液干,胃脘闭,谷食难。
时贤法,左归餐;胃阴展,贲门宽。启膈饮,理一般。
推至理,冲脉干,大半夏,加蜜安。金匮秘,仔细看!
若反胃,实可叹。朝暮吐,分别看。
乏火化,属虚寒;吴萸饮,独附丸,六君类,俱神丹。
气喘第九
喘促症,治分门,鲁莽辈,只贞元;阴霾盛,龙雷奔。
实喘者,痰饮援;葶苈饮,十枣汤;青龙辈,撤其藩。
虚喘者,补而温,桂苓类,肾气论;平冲逆,泄奔豚;真武剂,治其源。
金水母,主诸坤;六君子,妙难言。它标剂,忘本根。
血症第十
血之道,化中焦;本冲任,中溉浇;温肌腠,外逍遥。
六淫逼,经道摇;宜表散,麻芍条。
七情病,溢如潮。引导法,草姜调;温摄法,理中超;凉泻法,令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