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
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 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 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 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 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 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 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
第一节 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2、确定中心内容
3、邻近原则
第二节 分区
1、黑、白、灰关系
2、面的构成
3、空白空间
第三节 分栏
1、网格构成
2、版式设计中的线
3、重复原则
阶段性小结与讲评
第四章 文字的编排设计
[知识点提示] 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编排
[重、难点提示] 标题、副标题与正文在编排中的关系、文字易读性
第一节 字体
1、宋体
2、黑体
3、文艺复兴字体
4、巴洛克字体
5、现代自由体
6、拉丁字母基本字形比例
7、字体选择原则
第二节 字号、字距、行距、字系、标题字
1、文字编排原则
2、字号
3、字距、行距
4、字系
5、标题字编排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正文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
1、左右均齐的编排
2、齐左(右)的编排
3、文字居中对齐编排
4、文字绕图编排
阶段性小结与讲评
第五章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设计
[知识点提示]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关系
[重、难点提示] 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图形与文字的主次关系;版式的整体设计;版式的视觉冲击力、实战练习
第一节 图形与文字编排的对比关系
1、大与小的对比
2、明暗的对比
3、曲与直的对比
4、动与静的对比
5、疏与密的对比
第二节 图形与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
1、上下分割
2、左右分割
3、线性编排
4、重复编排
5、以中心为重点的编排
6、对称与均衡的编排
7、重叠编排
8、蒙德里安式编排
9、边框式编排
10、散点式编排
第三节 展开页的整体设计
1、展开页的整体设计建立在编排元素的协调上
2、展开页的整体设计建立在同一视觉元素的识别上
3、宣传页设计
总结与讲评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序数 | 教学内容 | 总学时 | 实践项目 | 授课形式 | 大作业 |
1 | 版式设计概念 | 4 | 2 | 集体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品分析 | 0 |
2 | 版式设计原则 | 16 | 4 | 集体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品分析,个别辅导 | 1 |
3 | 版式设计原理 | 24 | 6 | 集体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品分析,个别辅导 | 2 |
4 | 文字的编排设计 | 16 | 5 | 集体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品分析,个别辅导 | 1 |
5 |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设计 | 20 | 3 | 集体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品分析,个别辅导 | 2 |
| | | | | |
六、考核方式
1、通过各类电子作业考查学生对版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通过实题作业较全面的考核学生运用版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综合设计能力;
3、通过课程小论文形式考核学生结合设计实践掌握有关版式设计原理的理论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
第二节 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一、书的形态
中国有着三千多年辉煌的书籍艺术史。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甲骨刻辞、钟鼎、石刻、简策、帛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一长串千姿百态的书籍形态,在此我们介绍几种重要的传统书装。
1、简策
中国图书的正式形成大概在商代中叶,刻写在竹木简上并用带子串连起来的“简策”。 竹简的编连方法是“简”的上下各打一孔,用丝线或韦穿在一起,策的第一简正面是白简,但反面刻着书名,卷起后书名正好朝外,起着封面的作用。
2、卷轴
商代中叶,用丝织品、帛箔作材料,上抄文字,围中心棒轴卷作而成的“卷轴”。东汉蔡伦改进和完善了造纸技术,此后,纸质材料逐渐成为卷轴的主要选料。
3、经折装
以一张长方形纸为单位的“折叠本”,每页中间串扎细绳成册。后又受印度贝叶梵经的启示,将书页按序粘接起来,加以折叠,上下夹木板做表封,称之为“经折装”。这种变化意味着书籍形态从原来的“卷”式向册页翻动的形式过渡,这是书籍史上的进步。
4、蝴蝶装
蝴蝶装的特征是一个印板就是一页,版心向折口靠拢且折口全部粘合起来,固定了书脊,书页像蝴蝶翅膀般展开,故称之为蝴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