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版式设计概念
第一节 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1.授课时间:2009年2月12日上午1-4节课。
2.授课类型:理论课
3.授课题目: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4.教学目的、要求: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5.教学重点及难点:版式设计的概念,且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6.教学基本内容纲要:采用理论学习的方法、设置研究性学习方案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7.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课题一,将提供的文本与图片进行宣传页版式编排设计;课题二,第3届“为坐而设计”Design for sitting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结构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
[作业1] 课前测试,将提供的文本与图片进行宣传页版式编排设计
[作业1.1] 70/80 - 香港新生代设计人展(500字,任选图库4张图,课时2学时)
元素:图片、文字、标题
类型:A4宣传页设计
70/80 - 香港新生代设计人展
70/80 - Hong Kong New Designers Exhibition
简介
九十年代初,广州美术学院曾经聚集过十五位香港青年设计师,他们是展示香港设计的先锋,从广州至北京,让大陆对香港设计有了全新的接触点,自此开始为人所熟悉。此后十年间,我们经历了网络时代的疾速变迁,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亦从传统续渐进化成视觉的网络世界。
然而,网络缩短了交流的距离,却让聚首一堂的机会变少了,此后十年间,香港年青设计师到大陆交流的机会只剩下吉光片羽。今年适逢香港回归十周年,我们决定举办一次新生代设计人展览,重新邀请十五位来自香港的年青设计人,他们成长于七八十年代,无论思维模式,生活态度,均与大家所熟识的前辈截然不同,他们反映了现代设计人的意识形态,你可以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找到对世界全新的观点。
交流永远会带来新的变化,让薪火得以相传,成就新的世代。
参展设计师(排名不分先后)
陆国贤 (Benny luk)
张仲材 (Victor Cheung)
杨德贤 (Toby Yeung)
林伟雄 (Hung Lam)
高少康 (Ko Siu Hong)
孙浚良 (Les Suen) DOLCN
罗佩恒 (Pamela Low)
毛灼然 (Javin Mo)
蔡剑虹 (Choi Kim Hung)
萧剑英 (Thomas Siu)
江康泉 (Kong Kee) 设计在线.中国
区凯琳 (Au Hoi Lam)
邹蕴盈 (Carrie Chow)
蒋子轩 (Siu hak)
吴志伟 (Ng Chi Wai)
召集人
李永铨 (Tommy Li)
香港平面设计师
李永铨设计廔创作总监
策展人
王浩
广州平面设计师协会秘书长
陈飞波
杭州年青平面设计师
陈飞波平面设计事务所创作总监。
主办单位
蓝天纸业
展览地点
杭州益乐路67号 设计在线.中国
展览日期
2007年6月18日---24日
展览开幕时间
2007年6月18日晚上8时正
(以上文字内容须全部用于设计之中,不得任意删减)
请大家把第一次的设计思路写下来
1、 面对设计课题,你首先想到什么?
2、 设计元素如何安排?
3、 画草图有意义吗?
4、 如何调整草图中的思路?
5、 制作过程中想到什么?
6、 谈谈整体感觉?
[作业1.2] 第3届“为坐而设计”
Design for sitting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
展览时间: 2007年11月5日—11月11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展厅
要求: 1、(以上文字要求出现在设计中,同时任选图库中1-4张图,课时2学时)
元素:图片、文字、标题
类型:广告设计
2、交作业时,以姓名命名为作业文件名,Corel DRAW文件存一份,JPG文件存一份。
背景资料: (以下文字不出现在设计之中,仅供参考)
以“为坐而设计”为主题的系列大赛通过历次展览向大家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坐”的意味与理念,是对“坐”这一生活命题的无限延展,其意义不仅是对“坐”提出问题和做出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想象与探索。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倡导的精神。《第3届 “为坐而设计”大奖赛》借奥运的东风,在延续以往两届大奖赛的设计理念——“原创设计,为坐而设计”的基础上,还将与北京奥运同唱一个主题,将“绿色”、“人文”、“科技 ”的理念渗透到“为坐而设计”这一设计主题中。以一种研究和探讨人类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姿态,将设计行为建立在环保型造物原则的基础之上,在预想或特定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与具有环保意义和环保科技含量的坐具形态产生互动。同时充分挖掘地域性造物特点,丰富人文造物精神内涵,尤其是“绿色”材料与环保设计理念,是本次设计大赛的闪光点,也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 第二节 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1.授课时间:2009年2月16日上午1-4节课。
2.授课类型:理论课。
3.授课题目: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4.教学目的、要求:理解书的形态;把握具体的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5.教学重点及难点:把握具体的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6.教学基本内容纲要:采用理论学习的方法。
一、书的形态
中国有着三千多年辉煌的书籍艺术史。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甲骨刻辞、钟鼎、石刻、简策、帛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一长串千姿百态的书籍形态,在此我们介绍几种重要的传统书装。
1、简策
中国图书的正式形成大概在商代中叶,刻写在竹木简上并用带子串连起来的“简策”。 竹简的编连方法是“简”的上下各打一孔,用丝线或韦穿在一起,策的第一简正面是白简,但反面刻着书名,卷起后书名正好朝外,起着封面的作用。
2、卷轴
商代中叶,用丝织品、帛箔作材料,上抄文字,围中心棒轴卷作而成的“卷轴”。东汉蔡伦改进和完善了造纸技术,此后,纸质材料逐渐成为卷轴的主要选料。
3、经折装
以一张长方形纸为单位的“折叠本”,每页中间串扎细绳成册。后又受印度贝叶梵经的启示,将书页按序粘接起来,加以折叠,上下夹木板做表封,称之为“经折装”。这种变化意味着书籍形态从原来的“卷”式向册页翻动的形式过渡,这是书籍史上的进步。
4、蝴蝶装
蝴蝶装的特征是一个印板就是一页,版心向折口靠拢且折口全部粘合起来,固定了书脊,书页像蝴蝶翅膀般展开,故称之为蝴蝶装。
5、包背装
包背装形式正好与蝴蝶装相反,其版心移向书口,将白面相对朝内折,折口朝外,然后在右打眼穿孔,捻子订系,用书衣绕背包装,因此得名包背装。此形态兴盛于明代至明中叶。
6、线装书
线装书的装订方法与包背装相似。折口朝外,书页右边打眼,其特征有四针眼、六针眼、八针眼订法,书角用锦绫包角,此法延续直至晚清。
二、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的版面术语名称
传统的中国印本书籍只印纸的一面。每一印张在中央对折,成为一页的两面。书的每页上有特别的形式及线条,其名称可以有助于解释它们的性质及其功能。印张的印刷部分与木板大小相同,称为版面(见图)。版面中央折叠处称为版心。版心中央有一黑线,有粗有细,称为象鼻,以此线为准进行折页;或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凹形尖角黑花,称为鱼尾,凹形的尖顶处为折页的标准。版心处可以有一细栏文字,为两页内容章节的小标题、印张页次,有时也是印本分卷的号码及题目,或本张字数及刻工姓名。宋版书籍有时在版边的左上角印一长方形符号,内写卷次,称为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