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自动调节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自动调节系统的发展历程
1-1 中国古代的自动调节系统
1-2 指南车的可行性分析
1-3 没有控制理论的世界
1-4 负反馈
1-5 控制论
1-6 PID
1-7 再说负反馈
1-8 IEEE
1-9 著作里程碑
1-10 调节器
1-11 再说PID
1-12 怎样投自动
1-13 观察哪些曲线
第二章 吃透PID
2-1 几个基本概念
2-2 P——纯比例作用趋势图的特征分析
2-3 I—— 纯积分作用趋势图的特征分析
2-4 D——纯微分作用趋势图的特征分析
2-5 比例积分作用的趋势特征分析
2-6 比例积分微分作用的趋势特征分析
2-7 整定参数的几个原则
2-8 整定比例带
2-9 整定积分时间
2-10 整定微分时间
2-11 比例积分微分综合整定
2-12 自动调节系统的质量指标
2-13 整定系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4 整定参数的几个认识的误区
2-15趋势读定法整定口诀
2-16 其它先进控制方法简介
2-17 先进控制思想
2-18 再说智能控制
2-19 自动调节漫谈
2-20 电脑作诗机
第三章 第三章 火电厂自动调节系统
3-1 火电厂自动调节系统的普遍特点
3-2 自动调节系统的构成
3-3 自动调节系统的跟踪
3-4 高低加水位自动调节系统
一、基本控制策略
二、自平衡能力
三、随动调节系统
四、对于系统耦合的解决办法
五、几个问题:
六、偏差报警与偏差切除
3-5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
一、 任务与重要性
二、 锅炉汽包
三、 虚假水位
四、 汽包水位的测量
五、 影响汽包水位测量波动的因素
六、 汽包供需平衡对汽包水位的影响
七、 制定控制策略
八、 捍卫“经典“
九、 正反作用与参数整定
十、 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十一、 变态调节
十二、 三取中还是三平均
3-6 过热器温度调节系统
一、迟延与惯性
二、 重要性
三、 干扰因素
四、 一级减温水调节系统
五、 导前微分自动调节系统
六、 导前微分系统的参数整定
七、 串级调节系统
八、 串级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
九、 修改控制策略,增加抑制干扰能力
十、 变态调节方案
3-6主汽压力
一、重要性
二、干扰因素
三、直接能量平衡公式
四、间接能量平衡
五、控制策略
六、参数整定
3-7协调
一、 重要性
一、 干扰因素
二、 机跟炉
三、 参数整定
四、 炉跟机
五、 参数整定
六、 负荷前馈
七、 压力前馈
八、 耦合与解耦
九、 特殊解耦
十、 一次调频
十一、 AGC
杨过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会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数倍。杨过提起时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于是再俯身会起,这次有了防备,会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当一回事。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那知拿在手□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金庸笔下的一代大侠杨过,为什么会发生连续两次发生拿剑失误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学过自动调节系统啊!可见自动调节系统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何其平常,又何其重要!吹一下牛皮先。
下面咱们就来说说自动调节系统,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先发现的,到底该怎么应用。
自动调节系统说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其实每个人从生下来以后,就逐渐地从感性上掌握了自动调节系统。
比方说桌子上放个物体,样子像块金属,巴掌大小。你心里会觉得这个物体比较重,就用较大力量去拿,可是这个东西其实是海绵做的,外观被加工成了金属的样子。手一下子“拿空了”,打住了鼻子。这是怎么回事?比例作用太强了。导致你的大脑发出指令,让你的手输出较大的力矩,导致“过调”。
还是那个桌子,还放着一块相同样子的东西,这一次你会用较小的力量去拿。可是东西纹丝不动。怎么回事?原来这个东西确确实实是钢铁做的。刚才你调整小了比例作用,导致比例作用过弱。导致你的大脑发出指令,命令你的手输出较小的力矩,导致“欠调”。
还是那个桌子,第三块东西样子跟前两块相同,这一次你一定会小心点了,开始力量比较小,感觉物体比较沉重了,再逐渐增加力量,最终顺利拿起这个东西。为什么顺利了呢?因为这时候你不仅使用了比例作用,还使用了积分作用,根据你使用的力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偏差,逐渐增加手的输出力量,直到拿起物品以后,你增加力量的趋势才得以停止。
这三个物品被拿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整定自动调节系统参数的过程。
前面咱们说的杨过拿剑也是一个道理。当他去拿第二柄剑的时候,心里已经预设了比例带,可惜比例带有点大了,用的力量不够,所以没有拿起来。他第二次拿重剑,增强了比例作用,很容易就拿起来重剑。
可是当他拿第三柄剑的时候,没有根据被调节对象的情况进行修改,比例作用还是很大,可是被调量已经很轻了,所以“力道”用过头了。
其实上面所说的例子不能算是一个连续的自动调节系统。骑自行车可以说是一个高级复杂的自动调节。什么?你也会骑?恭喜你,你连模糊控制都会了!
书归正传。
很久以前,我觉得自动控制很难。老师给我找到了整定口诀,我还是迷迷瞪瞪的,不知道怎么应用。
不久后来,我觉得自动控制很简单。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夸张点说,中学生都可以掌握。
相信你们都见过那个PID整定口诀。不嫌麻烦,兹抄录如下:
参数整定找最佳, 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 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 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弯, 比例毒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 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 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 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 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 前高后低四比一。
一看二调多分析, 调节质量不会低。
这个口诀对不对?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对,现在审视一下,没有一点错误。可是,对于当初一个初学者的我,还是不能判断怎么算绕大弯,怎么叫做快怎么叫做慢。也许是那时候我很傻?可能。不过我估计对于诸位读者,到底怎么算快怎么算慢,也不见得几个人能说彻底。
好了,这个帖子里,最终我将要给你们个彻底的解答。
解答之前,都先别急,我一点点给你们把事情的经过说出来。
遵循讲故事的一般规律,话说历史.......
第一章 自动调节系统的发展历程
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家们被无数的科学成就鼓舞着,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充分揭示了能量、质量、效率、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把们准确概括为一个个美妙的公式。宇宙的神秘面纱通过这些公式,被慢慢的揭开了。
有一门学科很神奇。
“他完全不去考虑能量,质量和效率等因素”(钱学森《工程控制论》),在别的学科中,这些因素是必须被研究的。并且,虽然他不用考虑这些因素,却完成了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调节功能。如果说这个世界是艘船,那这门学科就是船舵,如果说这个世界是一辆车,那么这门学科就是车把。目前所有在从事这项工作和研究的人,却不都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权力和力量。本文的前一部分,就是要告诉你:你所从事的行业是多美伟大神奇。自豪吧,自动调节的工程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