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文学意象之“霜”分析

更新时间:2023-06-11 09:31:47 阅读: 评论:0

文学意象之分析
作者:王文云
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7
        自然界诸多事物,一旦到了文人笔下,或者说成了文人寄托情感、理想的对象,那么,它们便蕴涵了人的情愫,即成为文学的特定意象。本是自然界冷暖交汇时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但在文人笔下,却寄托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的情感,象征人的理想和品格志趣,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典型的意象,让读者品味其深刻的哲理意趣,从而享受到无限美的熏陶。
        “霜者,阴精,冬令也。四时代谢,以霜收杀。霜之为言,亡也,物以终也。”[1]根据我国古代以阴阳解释自然变化的理论学说,霜是阴气积聚,水气凝结的自然现象,深秋时节,霜的降临,表明冬令时节即将到来。在我国北方,霜作为极冬的使者,霜花降临,万物萧条,百草枯零,天气也日渐寒冷。《古今注》中曰:“鹧鸪常向日而飞,畏霜露。而《五经钩沉》曰:“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这种普遍的自然特征,在诗人眼里,因寒气侵心,与人的命运相联,便生发出万种悲情。
        霜白引人伤悲。人类创造了丰富的语言,让他们在自如交流思想情感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困扰和不安。古人因近音而睹物生情,霜的自然颜色特征也引人悲情满怀。因
霜而物以终,暗合了人类的命运,一方面引人悲叹生命的短暂,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之情,一方面因理想不能实现或临近终老一事无成,而忧心忡忡。
        《诗经·小雅·正月》有言:“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屈原《远游》:“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
        霜给人带来的是浓重的悲愁气氛,那么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时,便显得更为深挚真切、动人哀感。
        “柳随霜白,月逐坟圆。”[2]霜花随附在柳树上印出一片耀眼的白色,凄清的月亮有意追逐荒坟圆了又圆,霜白柳白,月圆坟圆,造成的凄寒孤寂中,流溢出的是无言的哀怨与悲愁。《诗经·蒹葭》开始便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布置了一个迷惘而广阔的自然凄清之景,点染了秋容的寥落寂寞凄清。初秋的芦苇苍郁茂盛,晶莹的露水凝成了雪白的霜花,诗人久久凝视着河的对岸,期盼着他所思念的伊人就在那里,然而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一种惆怅彷徨的悲情涨满了空空的心头。

本文发布于:2023-06-11 09:3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447106196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学意象之“霜”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学意象之“霜”分析.pdf

标签:理想   悲情   霜花   人类   文学   情感   自然界   困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