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中心的美食广场规划 (2009-3-6 11:32:26) [发送到微博]
分类:购物中心规划 标签:购物中心规划 美食广场 美食街 桑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美食广场」有人称之为「美食街」,有人称之为「小吃街」。购物中心的美食广场由于其聚客能力强,且有一定的规模,在商场通常被视为主力店之一。几乎所有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都有美食广场的设置,经过一、二十年的执行、演化,在业界里它的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等都已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模式,至于它如何呈现在客人面前,真的是取决于商场本身的定位了。
美食广场就因其为商场的主力店之一,在商场规划上它在的位置可以是稍微需要客人走一些路才到得了的地方,例如在商场的较高楼层或在地下层,或者两者皆有。有些主力店如量贩店的好事多、家乐福、大润发等在其收银线外或电影院在售票口附近设有规模不大的小吃摊位,由这些主力厂商当二房东,与购物中心的美食广场分庭抗礼,这二者间的竞合关系就
须从商业面来协调。
虽然美食广场的规模因购物中心的开发量体而决定,但摊商家数多少也有固定的一个范围,太多太少都会影响到美食广场食物的组合。如果去调查一下大城市的美食广场,可发现摊商家数大致上落在十五到二十家左右。其次,美食广场座位数和摊位数也有一定的比例,约在一比三十到一比四十五之间,但这比例还是因商场的定位和所在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
美食广场的设计弹性很大,所反映出来的结果也不相同。细心的业主会注意到美食广场整个环境氛围的塑造,他会要求设计师去检讨例如每个店家要如何展示食物,如何装修其承租门面的柜台,如何设立店招及设计菜单,照明方式如何等问题。甚至有些美食广场还设置有设计的美美得洗手盆让客人吃东西前先洗手,这虽然是商场的噱头,无非是要让美食广场更精采更加吸引人。当然在另一极端是业主提供一字排开的店面,所有的装修都由业主提供,厂商进场只需将店招固定到眉梁上方,将炉造等生财器具定位就可作生意。有的美食广场和餐厅街相连,有的和食品业种店家相连这些都会让美食广场看起来更热闹。
美食广场的摊位依其设备需求有轻食、重食之分,轻食摊位是指卖类似果汁、咖啡冰品冷
饮等商家这些店家只需简单的水电设备就可营业,重食摊位是指一般卖热食的,例如麦当劳等快餐店、卖蚵仔煎的传统小吃店、甚至铁板烧小火锅等,这些店家不但需要大量的水、电、瓦斯设备,还要有排油烟设备,污水排水前置油脂分离设备等。如果没这些设备到位,前述的重食店就没办法运作,但如果每一个摊位都给足设备,业主的投资就相对增加,其间的拿捏就是在业主的招商经验。通常购物中心的轻重食摊位有一定的比例,在规划位置上也作适当的区分,使设备能够集中到位。
美食广场在管理上和购物中心其它店家不一样的地方是美食广场需要有一组清洁人员不停的在那里收拾、擦拭,这组人将客人使用过的杯碗瓢盆收集起来,将垃圾、残留的食物分类,然后再将这些东西送往后场处理、清洗等,所产生的馊水残渣等运送出去。这些动作是有一贯流程,在规划之初要知道的是这一流程所经过的路径、所需的空间大小等。由于这些运送都靠手推车,它有一定的尺寸,规划不良塞车打结的情况就一定会出现。
近年来有很多美食广场的服务方式和收银方式因科技进步而有所改变,例如利用可储值的电子芯片卡作付款,或者用无线叫人等。这些改变无非是希望提供顾客多一些贴心的服务,相对的在其它方面的配合,如客人动线的安排、计算机软件的配合修改等就需要在规划初期事先评估愈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