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问答

更新时间:2023-06-10 23:15:15 阅读: 评论:0

核医学问答
1)甲状腺摄131碘试验原理
碘131能被甲状腺摄取和浓聚,摄取速度、数量及停留时间与甲状腺功能有关,利用γ探测仪测定甲状腺不同时间对131I吸收情况,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
适应症 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禁用外,可安全的用于任何人群
2)方 法
(1)病人准备:检查前停用影响甲状腺摄131I的食物和药物。
(2)标准源制备:131I溶液185kBq(5μCi) 圆柱形玻璃管中,将试管置于颈模型中。
(3)检测方法:空腹口服131I溶液185kBq后2、4(6)、24小时用γ探测仪测量甲状腺计数,每次60秒
3)甲状腺摄131I率计算公式
甲状腺摄131I率=(甲状腺部位计数-本底)/(标准源计数-本底)
以时间为横坐标,摄131I率为纵坐标绘制甲状腺摄131I率曲线
每日测量前先测定室内自然放射性性本底和标准源计数
4)结 果 判 定
不同地区人群的摄131I率不同
随时间逐渐上升,24小时达到高峰
2小时10%~30%,4小时15%~40%,24小时25%~50%
正常青少年和儿童甲状腺摄131I率略高于成年人
5)影响甲状腺摄131I率的因素
测定技术方面
含碘食物药物:碘含片、复方碘溶液、普鲁苯辛、昆布等中药、碘酊、含碘造影剂、甲状腺激素、避孕药、抗甲状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过氯酸盐、海产品。
机体缺碘状态、ATD停药后反跳、TH停药后反跳
6)临 床 意 义
甲亢患者接受131I治疗前,计算治疗剂量
亚急性甲状腺炎辅助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辅助诊断
单纯性甲状腺肿辅助诊断
过氯酸盐释放试验
过氯酸盐能被甲状腺摄取,并阻止甲状腺摄取和释放碘离子
当甲状腺碘有机化障碍时甲状腺内的碘离子会释放出来
方法
空腹口服131I 2小时后测吸碘率,口服KClO4 600mg,2小时后再测吸碘率。
释放率=(服药前吸碘率-服药后吸碘率)/服药后吸碘率
结果判定
正常释放率<10%,
释放率>10%表示有碘机化障碍
>50%为明显障碍
临床意义
适应症:
1.甲状腺过氧化酶系统缺陷或酪氨酸碘化障碍的诊断;
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
3 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家族性酶缺陷克汀病、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Pendred 综合征)、家族性甲状腺碘有机合成障碍疾病等碘有机化障碍患者,释放试验为阳性
4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释放试验多为阴性
有效半衰期(Teff)测定
原理:放射性核素自身会发生放射性衰变,131I被甲状腺摄取,合成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在肝脏代谢,排出体外。
因放射性衰变和生物代谢共同作用, 131I在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从高峰减少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有效半衰期。它反
映131I在甲状腺部位滞留时间的长短。
方法
在摄131I试验基础上,找到最高放射性计数(一般在24小时,甲亢可提前),再继续测量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24小时一次),直至测量到放射性计数为最高计数一半时为止,最
后计算测量天数
结果判定
正常人的有效半衰期为5~7天,甲亢时明显缩短
临床意义
评价131I在甲状腺内的代谢速度,计算甲亢患者131I治疗的剂量,有效半衰期较长者可适当减少131I治疗剂量,有效半衰期较短者可适当增加131I治疗剂量。
大题 为什么I131-碘能治疗甲亢
答: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物质之一,甲状腺细胞通过钠碘共转运子克服电化学梯度从血液循环中浓聚i131,GD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NIS过度表达,对i131的摄取明显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I131衰变发射β射线的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对其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影响较小。由于β射线在组织内有一定的射程,可产生交叉火力效应,使甲状腺中心部位接受辐射的剂量大于边缘,如给予适当剂量的i131,则可利用放射性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而保留一定的甲状腺,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I131去除术后剩余甲状腺的临床意义
答:1,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能摄取I131,用I131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病灶,减低复发率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
2 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由于TSH升高可促使转移病灶摄碘能力增强,有利于用I131显像发现转移灶,同时利用I131对转移灶治疗;
3残留甲状腺组织被完全去除后,体内无Tg的正常来源,有利于通过检测血清Tg水平的变化,对复发和转移进行诊断;
4 给予去除或治疗剂量I131后进行的全身显像,常可发现诊断剂量I131全身显像未能显示的病灶,这对制定患者随访和治疗的方案有重要意义。
I131治疗甲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答:适应症:甲亢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用抗甲药物后多次复发、术后复发的青少年及儿童甲亢患者。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甲亢伴
房颤患者。合并桥本氏病,内科药物疗效差,摄碘率增高患者。 禁忌症:妊娠和哺乳患者。急性心梗患者。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
如何用核医学诊断梅克尔憩室
答:梅克尔憩室是最常见的异位胃粘膜症。异位胃粘膜与正常胃粘膜一样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同样对99mTcO4-有摄取和分泌作用,在局部可出现放射性浓聚的现象,因此可用99mTcO4-显像进行梅克尔憩室的诊断。表现为:腹腔内局部放射性聚集区,通常出现在右下腹,也可在腹腔
的任何地点。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即可显示放射性浓聚,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强。后位和侧位显像有助于鉴别梅克尔憩室与来自肾脏和输尿管的放射性。(对高度怀疑本病但显像阴性者,可皮下注射五肽胃泌素或胰高血糖素再次进行显像。
如何利用核医学方法诊断急性胆囊炎?
肝胆显像表现为肝摄取良好,肝胆管、总胆管及肠道均在1h内显影,但胆囊始终不见显影。如果怀疑急性胆囊炎而1h胆囊不显影者,要进行2~4h的延迟显像,吗啡试验可缩短检
查时间,如果胆囊管通畅,胆囊可在注射吗啡5~10min内显影,即可排除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肾图各段意义
答:典型肾图分为3段,即示踪剂出现段a、示踪剂聚集段b、示踪剂排泄段c。a段:静脉注射示踪剂I131-IOH后很快出现的急剧上升段,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脏的血流灌注量。B段:继a段后继续逐渐上升的斜行段,经2-4分钟达高峰,b段上升的斜率和高度是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I131-IOH的速率和数量。主要与肾有效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有关。C段:继b段后的曲线下降段,下降的快慢反应I131-IOH从肾脏排出的速度,它与尿泌量、尿流量和肾路通畅情况有关,在尿路通畅的情况下,c段也反应肾功能和肾血流量的变化。
肾图的临床意义价值
答:1 尿路梗阻的诊断。2 分析肾功能、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测定。3移植肾的监测。4 观察某些药物对一些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观察肾术成功后功能状态,识别腹部肿块与肾脏的关系。
骨显像原理
答: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用SPECT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骨质包括骨密致和骨松质,骨密致中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晶体,是阳离子和阴离子吸附和交换的场所。85Sr2和+18F-是Ca2+和OH-类似物,在体内随血液流经骨骼时与骨的无机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上的Ca2+和OH-进行离子交换,浓聚于骨骼中。99mTC-MDP主要与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发生化学吸附,与骨组织中有机成分结合而浓聚于骨组织。骨骼显像剂在骨骼中聚集的多少主要与骨的血流量、骨代谢和/或骨活跃程度、破骨程度等有密切关系。若支配骨骼血管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显影剂浓聚相对减少;反之,显影剂在骨内的浓聚会相应增多。
骨转移癌的核医学影像征象
答:1新病灶的产生。2随时间延长病灶增大或放射性增高。3在一块骨骼上呈非对称性损害4散在无规律分布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病灶。5病变伸进骨髓腔6放射性缺损区7病灶呈靶行损害,边缘放射增多
,中间放射性减少8超级骨显像,肾不显影或淡影。
代谢性骨病在骨相图上的共同特征表现
代谢性骨病是一组以骨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其放射性骨显像的特征表现有:1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对称性增浓2中轴骨、四肢骨及关节周围等显像剂摄取明显增高3胸骨显像明显,呈领带征样放射性积聚4肋骨软骨连接处有明显的显像剂摄取,呈串珠样改变5肾显影不清晰或不显影,即表现为超级骨显像。
利用核医学的方法判断骨髓炎,鉴别蜂窝织炎
答:骨显像是骨髓炎早期而敏感的诊断方法,三相骨显像能提高特异性。其影像特点是:1三相影像上皆在骨区有较局限的显像剂分布增高区2 24h内病变处骨软组织放射性比值随时间上升3疾病早期可出现显像剂分布缺损,是由于局部压力增高是血流降低或血栓所致,一般很快转为分布增高。蜂窝织炎影像特点为:血流相和血池相主要是在软组织内想相机分布增高,静态像病变处呈较轻的弥漫性显像剂分布增高,或轻度局限性增高骨\软组织比值随时间下降。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23:1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410115716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核医学问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核医学问答.pdf

标签:放射性   显像   患者   增高   治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