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度》
◆教材分析
作为热学的基本测量工具,温度计在本章的各个实验中是不可或缺的。“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因此,本节在本章的地位十分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温度知识和学会使用温度计,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仅仅通过感觉是不能判断温度的高低的,从而认识到制定测量工具──温度计的必要性。通过讨论交流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领会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本节设计让学生制作温度计,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释。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己画刻度,自己规定温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学生探索的乐趣。自然界的各种温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获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再通过交流,达到共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的目的。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使用前,应引导学生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然后进行正确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用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烧杯、水
学生用具: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篮墨水、实验用温度计、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体温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多媒体展示图片,自然界中这些绚丽多彩的自然现象,真可谓是千姿百态。
图片中的雪、雨水分别属于什么状态?还有什么状态?这几种状态之间能相互转化吗?
学生活动1
看图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陶冶情操。思考、回答
师:还想了解哪些信息?如:它是怎么形成的?
(引出我们第三章要学习的内容《物态变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温度
①、温度的引入
教师活动2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在家里看天气预报时,大家可以发现天气预报中除了预报天气状况是晴朗或是多云或是雨,还会预报什么啊?(通过图片,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1~7℃是表示天气的哪种特征?)
学生活动2
回忆在家中看天气预报时的情景,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回答。(温度,即如今天最低温度是7摄氏度,最高温度是21摄氏度)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本课课题“温度”。)
②、温度的概念
教师活动3
多媒体展示图片,提问:你知道物体的冷热与温度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3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冷的时候温度低,热的时候温度高。
归纳总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逐步引导,让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温度的概念
2.温度计
①、温度计的引入
教师活动4
多媒体展示图片,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这种感觉可靠吗?
组织学生实验
学生活动4
学生实验: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把双手同时放入同一杯温水中,让学生体验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是否相同)。
结论:感觉不可靠。
师:我们的感觉不可靠,要准确知道温度是多少,需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设计意图】由实验感知感觉不可靠,顺理成章的得出要正确的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②、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师活动5
实验:用教师自制的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变化。并分析温度计的原理。
学生活动5
观察、回答:放入热水,水柱上升;放入冷水,水柱下降。思考分析:温度计的原理是靠液体的热胀冷缩。
总结: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2)构造
温度计的原理是靠液体的热胀冷缩,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个原理自制一个简易的温度计呢?
上次布置同学们准备了小瓶和细管,我们用它来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同座位的两人一组,比较一下谁准备的材料好一些,选用一组较好的器材来做实验。
(同学们准备的材料有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篮墨水等。老师巡回检查,学生选择材料。)
教师活动6
组织学生自制温度计并用它来测辨别热水和冷水。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6
根据手中的器材自制简易的温度计。并用它来测辨别热水和冷水。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你自制的温度计看看还有哪些缺陷呢?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
1、自制温度计还没有刻度。
2、自制温度计不方便携带。
3、自制温度计的细管比较粗,变化不明显。
4、自制温度计上面没封口。等
师:针对这些缺陷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完善呢?(引导学生逐步完善温度计的设计。)
生:
1、加刻度
2、用更细的细管。
3、上端封闭
4、小瓶再小些
。。。。。。等
逐步完善温度计的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温度计的历程,使同学们在掌握温度计相关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家们科学研究历程的艰辛和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获得成功的喜悦。
(3)种类
人们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制造出各种种类的温度计(多媒体展示)
3、摄氏温度
教师活动7
让学生观察桌上准备的实验用温度计既是完善后的温度计。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呢?
多媒体展示: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
(1)0摄氏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2)10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3)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学生活动7
通过观看多媒体,了解0℃和100℃的规定以及1℃。
师:你能想办法给“自制温度计”标出刻度吗?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方法
教师活动8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空白处填上。)
学生活动8
学生讨论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