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
篇一: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6.1力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建立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解释一些现
象。
3、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
二、新知学习
(一)力是什么
阅读课本101—10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课本101页图6-1中的力现象,找出它们有哪些共
同的特征,力的产生至少需要几个物体?
2、试举出生产和生活中有力存在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出力的概念并认识力的符号。
4、在上面的事例中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思考与辩析:
1、一个物体是否能产生力的作用?
2、物体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点拔:
产生力的条件:一是要有两个物体;二是两个物体之间一定
要产生相互作用,如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这种作用
就是我们所说的力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用左手击打右手,你有什么感觉?
2、用手挤压或拉伸弹簧,你有什么感觉?
3、用两手拉伸橡皮筋,你有什么感觉?
4、把条形磁铁的两端相互靠近,你发现了什么?
5、把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一起,相互挂弹簧测力计,
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
在有力产生的情况下,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__。举例关于力的作是相互的在生产和
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
篇二: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温度的概念。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3. 知道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重难点: 摄氏温度的规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自主学习】
(一)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叫做温度。P47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
水和冷水中,然后两只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
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的;而放入冷水中的
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的(填“冷”或“热”)。因此,单凭手的感觉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二)温度计:阅读P47“温度计”部分,然后进行试验:自制温度计。试验完成后,回答: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__(选填大或小),这
就是___现象。
3、把手捂到温度计的液泡上,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常
用温度计的制作原
理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总结:
(1)温度计的构造: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
制成的。
(三)温度计的刻度原理:阅读P48“摄氏温度”部分,完成以下填空。
(1)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
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注意:体会一下摄氏温度规定的含义:
如果现在你手里有一支没有画刻度线的温度计,需要你用摄
氏温度将刻度线画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液面稳定后,在液面位置
记下0,然后再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沸水中,因为液体受热膨
胀,液面会上升,待液面温度后,在液面位置记下100,然后把从0到100的长度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代表1℃,记0的位置代表0℃,记100的位置代表100℃。并且还可以利用每一份的相同长度画出0℃以下和100℃以上的刻度。
(3)“-15.6℃”读作:或。
(4)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___,我国最高气温是_______,最低气温
是_______,
4.思考并讨论:如果要给我们自制的温度计刻上刻度,如何
刻呢?
(四)常用温度计:阅读P49-P50“温度计的使用”和“体温计”部分,
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温度计的使用前:首先要认清它的和,如果所测的温度过
高,超过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会出现现象。如果所测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所测的最低温
度,会出现现象。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
(1)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上不要,下不要侧不要碰。小组讨论:观察如下使用温度计的操作,判断正误,如
果有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温度计的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
度计相平。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