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小学科学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3-06-10 22:00:06 阅读: 评论:0

温度计的秘密课标分析
《温度计的秘密》是《热胀冷缩》单元中第1课中的内容,是一节实验课。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关于热现象,学生已经有了不少经验,这节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给冷水加热》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同时本课结论的得出又为后面《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多次使用温度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教材设计了这一课,意在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培养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本课围绕液体的热胀冷缩设计了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层次,第一个实验探究水的热胀,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水体积膨胀的原因。第二个实验探究水的冷缩,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水受冷,体积缩小”。(应该注意的是:这节课做实验用的水都是4摄氏度以上的液态的水,因为水的“反常膨胀”,用小于4摄氏度的水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最后一个实验是探究其他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课堂学生的学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作为学生课后的自主拓展实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高,不仅让学生比较生活中饮料、醋、酱油等液体和水受热、遇冷时有什么相同的性质,还让学生比
较不同的液体受热受冷有什么不同。每次实验后让学生交流,形成解释,构建起热胀冷缩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物体遇冷、遇热后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物理现象,并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温度计的秘密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
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温度计的秘密评测练习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的性质。
❖      2.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      3.水在℃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
水的这种特性叫做。
❖二、判断题。
❖    1.液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把温度计放到冷水里,温度计内的液柱一定会上升。()
❖    3.温度计内液体一般是酒精、水银和煤油。()
《温度计的秘密》评课稿
听了刘老师执教的《温度计的秘密》一课,以下就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看法: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温度计的观察不同液体在热水、冷水中的体积变化。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刘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教学。由水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推到一般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的观察不同液体在热水、冷水中的体积变化。在课堂上,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思索,学生手脑并用,学生在思索中讨论,没有出现实验课上乱糟糟的场面,课堂教学秩序井然。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以致用。
其次,整个教学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刘老师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材料,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放手让学生去进行科学探究,这样做比教师直接说出试验方法好得多,这样才体现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第三,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善于培养学生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做完实验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概括出实验结论,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第四,教师进行了拓展延伸。比如老师布置了作业:温度计内的液体为什么不用水做材料?用酒精、煤油、水银有什么优势?
如果刘老师在课堂上能把一些细节处理好就更好了,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之处是能用自制的简单器材进行教学,值得好好学习。
温度计的秘密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温度计的秘密》是《热胀冷缩》单元中第1课中的内容,是一节实验课。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物质在
热量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关于热现象,学生已经有了不少经验,这节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给冷水加热》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同时本课结论的得出又为后面《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1.温度计的秘密
★教材分析:
本课意在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继续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3.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1.带胶塞的小玻璃瓶、玻璃杯、细塑料管、水杯、热水、冷水、酱油、牛奶。
2.演示用温度计,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一支、油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复习有关温度计的知识
说有一个物体内长一虫,它在夏天的个子高,在冬天的个子矮,暖和它便长,天冷它就缩。(展示几种温度计,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继续问:说说你都了解哪些有关温度计的知识?学生回答
师小结:温度计依据测量对象的不同有很多种类,要测体温就要用体温计,要测地温就用地温计,要测水的温度就用水温计。温度计里装有液体,有红色的,也有银色的。温度计内的液体一般为水银、酒精、煤油;液体一般为红色是为了看得更清楚。
2.老师在每小组的桌上放了一杯热水、一杯凉水和一支摄氏温度计,你们知道要做什么吗?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
学生回答后师:把水温计依次放入两杯水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回答(指名说)。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当把水温计放到热水中时,水温计的液柱会迅速上升,当把水温计放到冷水里,水温计的液柱会迅速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知道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升降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通过实验大家都发现:把水温计放到水温不同的杯子中,水温计的液柱有升有降,这是怎么回事呢?谁来解释一下呢?(大胆的猜一猜)
2.学生猜测(温度计内的液体体积发生了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想法。
3.学生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实验方案,相互质疑完善方案。
师强调并提示:实验时,要把一种液体装满瓶子,用带有塑料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使塑料管中有一段液柱,水杯中倒入热水,把组装好的简易温度计放入水中用手拿住,观察液面的变化。待液柱静止后,用油笔做好标记,并做好实验记录。然后把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4.实施探究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开始你们的实验吧!(温馨提示)在实验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边实验边把实验记录表填好。(学生自由操作,师巡视,时刻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小组内的配合。)
实验记录表
5.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发现:同学们都对实验很感兴趣,做的都很投入,老师相信大家都有不少收获,哪个小组愿意先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和结论?各小组汇报实验成果。
师小结:同学们,老师很高兴,因为你们可以称为一个小科学家了。你们的想法都很正确。我们通过自己制作仪器,动手实验发现:水、酱油、饮料……都有受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的性质。由此得出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液体都有受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生活应用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下,日常生活当中,哪些现象反映了液体具有热涨冷缩的的性质?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用心去观察生活了,科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出示资料卡水的反常膨胀,指名读一读。
3.评测练习:出示课堂达标练习。
4.拓展探究:查阅资料温度计内的液体为什么不用水做材料?用酒精、煤油、水银有什么优势?
板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22:0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405606196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科学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科学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标签:学生   实验   温度计   液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