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理这门功课是初中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声现象,第三章带领大家认识热现象。《温度》是热现象的基础知识,它主要涉及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温度计不仅是初中物理中学生接触的第一测量仪器,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自制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量程、分度值,亲手测量温度,比较体温计的不同之处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液体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熟悉温度计的使用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我选择了如下的教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知识点,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主动探索知识的乐趣。
说学法,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通过探究分析、自主观察、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学准备
自制温度计(小烧瓶、细管、红水),实验室温度计20支,开水1壶,冷水1壶,250烧杯24个,大烧杯2个(能成开自制温度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上一年四季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结合实际思考一年四季的不同。它们是由于什么会存在以这样的变化。从而引入课题——温度。
二、探究新知
1.温度定义
温度定义在前面新课引入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并且亲身感受冷暖,用“温度”描述物体冷热。
2.常用温度计原理、结构及分类
(1)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教科书中想想做做,两名学生到前面做,说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可靠。
(2)演示自制温度计判断水的冷热,学生观察,说现象,讨论,分析原因,得出温度计原理。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认识温度计的结构,玻璃泡、液体、外壳、刻度等。
(4)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三种温度计以及其量程和分度值。从而注意温度的单位如何
3.摄氏温度
(1)在前面认识温度计的基础上,在温度计上标有字母C的就是摄氏温度,引入摄氏温度。
(2)展示多媒体图片具体认识温度计的刻度,并且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总结摄氏温度的规定。
摄氏温度规定:①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教师提出要准确测量温度,应怎么办?给出摄氏温度的确定方法。练习写和读摄氏温度。
(3)阅读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教师提出你有什么发现?
3.温度计的使用
(1)请学生回答预习第3题;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测温度,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量程和分度值,比较三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区别,回答想想议议的问题。
(3)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学生分组测水的温度。
三、课堂小结
总结深化学生总结,教师补充。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构造及正确使用的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3.1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分类
3.摄氏温度
4.温度计的使用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采取举手或问答的方式反馈,及时矫正。
巩固练习:
1.温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
______温度,它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2. 以下温度接近23℃的是()
A.北票地区冬季最冷的气温B.北票地区夏季最热的气温
C.健康人的体温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4.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步骤,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________.
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B.把温度计的玻璃跑全部浸入液体
C.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D.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F.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
5.小明在同一天的8时和14时分别测量了当地气温,温度计示数如图甲、乙所示,他测量的8时的气温为______℃,14时的气温为______℃,两个时刻的温差为_____℃。
五、布置作业
1.学生质疑、解疑,阅读:《科学世界------从温度计说起》
2.同步训练本节
六、课后反思
对于温度计读数时容易犯的错误,让他们在欣赏多媒体的图片中去找,既愉悦他们的身心,又牢牢掌握知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播放一段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觉得新颖,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验习惯。再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并动手实际操作,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就牢牢的掌握了这一重点。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都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热情,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这一节的教学,我觉得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
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不能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学生分组时应照顾到学困生和优生的搭配,对学生好的表述应及时
给与鼓励,我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