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21:46:33 阅读: 评论:0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浏览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学生的学习情形,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惜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中途而废。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进程和方法
视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进程:
一、条件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玻璃
水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常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亮的器件(实物视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沿酒囊饭袋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沿酒囊饭袋厚的透镜(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别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进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进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写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欢乐。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器材:
透镜、纸片、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进程:
一、条件测评: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进行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能。
教学后记:
推敲二个问题:如何讲授结构、原理时具体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3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养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部,因材施教,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批改作业,搞好单元过关,将教学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连续学习力学的有关知识。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全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
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爱好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示性的 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爱好。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负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爱好,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知道、掌控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增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运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遭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视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建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要特别激发学生的爱好,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面向全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进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5)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物理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6)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物理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爱好,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能。
(7)提高自身素养。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方法措施
1、搞好模式教学,实行素养教育。
2、尽心研究教材,以深入了解学生为一手资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21:46: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40479271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pdf

标签:学生   教学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