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更新时间:2023-06-10 21:43:07 阅读: 评论:0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
  二、新授
  第一节温度
  2、学生实验一
  学生用手触摸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的概念:物理学
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
  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
  老师: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办?
  (一):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老师: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它的构造是什么?
  (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
  (说明: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某些学生可能提出与本节内容不太相符的问题,老师不要置之不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不要挫伤学生爱思考、爱发言的积极性
  1、老师演示自制温度计。
  老师: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学生观察。
  老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想后回答。
  老师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学生观察现象。
  老师: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学生:热胀冷缩。
  老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这个装置叫做什么?
  学生:温度计
  老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老师手举自制温度计。
  老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陷?
  (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拿出演示温度计
  老师:这支温度计经过改造,已经很完美。现在大家看看这只温度计,你们满意吗?
  老师: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
  (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的规定
  学生阅读课本P69并讨论: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2、摄氏温度的读写:出示天气预报稿,请学生扮演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谁愿意?
  宁夏2012年1月26日天气预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宁夏地区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34级,气温—15℃
到2℃、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气温较低,请观众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
  (学生阅读,及时鼓励,纠正其中的误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认识温度计计的构造,介绍温度计上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温度计的使用
  老师: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做到哪些事项?
  学生阅读课本P49“温度计的使用”,并作反馈。
  老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阅读P49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并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展示
  (说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学、讨论,展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印象深刻,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体温计
  1、老师出示体温计,学生观察,认识体温计的构造,特别是缩口的作用,量程老师:同学们在哪里见过体温计,医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医院见过,医生使用之前要甩几下
  老师:生病正常,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尽量少去医院。
  (说明:提醒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学生阅读P69“体温计”知识小结:学生自结。
  (五)、小结
  【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展示汇报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
  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三、阅读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填写下列空白.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
  【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
  所做的功是多少?
  五、拓展提升
  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
  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
  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
  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
  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
  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
  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6×103JB9×103JC3×104JD3.9×104J
  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750JB150JC没有做功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拉大车做的功多B拉小车做的功多
  C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A只适于甲B只适于乙C只适于甲和丙D甲、乙、丙都适用
  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21:4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4045871963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pdf

标签:学生   温度计   物体   培养   做功   老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