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运营的对象是企业,ToC运营的对象是普通用户,是这样么?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B端运营的开始的,跟C端运营的同学聊起天来,会有一种失落感。因为我们B端运营的用户量跟c端运营的数量不是一个级别上的;也不可能通过某一次传播活动而使朋友圈刷屏;更不可能张嘴闭嘴的颠覆某某的定义。但是,我们B端人,踏实,理性,老哥稳。下面,我们来谈谈to B的运营手段。
不能便宜地定义To B 运营
有人认为“To B产品主要是实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支撑,做好产品本身和销售就可以,并没有运营的必要。”
有人认为“To B运营的对象是企业,To C运营的对象是普通用户”
以上,都是对于B端运营太过便宜的解读。
我认为,To B产品的运营至关重要,只是在运营手段上与To C运营略有差异。
我们把运营定义为向用户传递产品价值,促使用户的使用、活跃、留存和付费。第一,B端用户更加重视产品的实用价值,在传递产品价值上,手段就会有所不同,而由于B端用户与C端用户主体的差异性,在促进活跃和留存上的手段就会不同。至于具体的B端运营手段,会在本文后面详细描述。
其次,一个ToB产品里面,既有基于企业的运营,也有基于单个用户的运营。
如果我们现在去推广微信企业版,我们直接向企业决策者和购买协作工具的决策者去推广这款产品,效率肯定不及我们在公司内部的一个个项目团队去推广来的快。基于企业内每一个使用者\团队的推广,使他们在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增加,在公司内部形成工作关系网,使用公司内部企业微信的用户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反推决策团队去采取企业的整体使用决策。
对于To B用户,产品价值是什么
To B用户更加关注产品能够为他们自身产品价值的提升,这提现在生产效率提升和变现效率提升上,就是说,ToB 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本来就是一种生产工具。
两个例子:
甲骨文ERP和数据库系统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价值
硅谷商业软件巨头甲骨文Oracle凭借一整套完整产品和服务成为了软件服务业的领导者。甲骨文公司提出的“融合计划”整合了其不同的应用,使得企业内部应用之间具有更高的协同性,客户能够享受同时使用多款甲骨文软件的带来的效率高度提升。
——例证来自《Fortune》杂志
微信内容分发平台对于内容生产者的变现价值
内容变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较小的内容生产企业而言。微信公众号通过打赏、接入http外链、接入微信支付等手段,提升一些B端内容生产者的内容变现能力。
吴晓波频道就是一个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变现的B端公众号。
To B 产品的“使用或购买”的决策单位
决策单位概念
相比To C产品,To B产品的使用与购买决策链要比To C的长。市场营销理论中对于企业市场提出了决策中心的概念:产业采购中做出决策的是一个团体,这种团体称为决策单位。
决策单位的组成:
发起者:请求企业购买或使用该产品的人
使用者:使用产品的人,通常他们会首先提出使用某产品的建议
影响者:营销购买决策的非使用者
决定者:最终拍板购买的人
购买者:负责购买流程的人
以B端用户落实使用阿里巴巴速卖通的决策为例:
顺德某家电厂参展人员发现在广交会上能够接单的成功率越来越低了,他请求要开发更多可能接触到国外买家的渠道。外贸跟单专员在网上找到了lazada、shoppee、阿里速卖通几个跨境电商平台,他建议使用他比较熟悉的阿里速卖通。但是技术人员分析,我们的家电产品制式主要是针对东南亚市场,lazada才是东南亚市场的电商之王。最后,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