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 | 问题 | 步骤 | 说明 |
选定问题(找出核心问题) | What to change | 问题意识(聆听顾客的声音) | 问题: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
找出困扰现象(UDE) | 列UDE(Undesirable Effect)清单(可试图在两效应间加新的“中间效应”) | ||
现况树(Current Reality Tree) | 1. CRT是以“因-果-因”的架构描述现状,找出UDE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发掘出KP,作为改善的基础; 2. 注意利用直觉、不忽略任何细节,可采用分类合理存疑(Categories of Legitimate Rervation)来检视:陈述明确性(Clarity)、事项存在否(Entity Existence)、因果存在否(Causality Existence)、他因遗漏否(Additional Cau)、要因欠缺否(Cau Insufficient)、因果效应遗漏否(Predicted Effect)、因果倒置否(Cau-Effect Reversal)、因果交互性(Tautology)。 | ||
结果:得出关键问题(KP) | 若核心问题有多项,可用其涵盖UDEs或占总UDEs比率来排序,或采用系统图+矩阵图的方式来分析排序 | ||
设定目标(找出创意并验证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 How to change to | 冲突图(Conflict Cloud) | 1. Cloud主张不妥协,为确认冲突问题的存在,进一步找出造成冲突发生所隐藏的基本假设,继而透过基本假设去激发有别于传统的突破性构想,达成win-win; 2. 问:我想要什么?对方想要什么? 3. 五要素:系统的共同目标(Objective)、为达到目标的两个需求(Requiremetns)、满足其需求的(存在冲突的)两个必要条件(Prerequisites)、基本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创意构想(Injectinos); 4. 建立规则:a.为了达到“共同目标”,我们必须有“需求”;b.为了满足“需求”,我们必须有“必要条件”。 |
未来树(Future reality tree) | 1. 用以评估构想能否达成预想目标,及找出过程risk,使对正、负面影响有全局认识; 2. 两要素:Injection、有利现象(Desirable Effect) – 一类是已存在的,一类是未发生的; | ||
结果:得出初期方案 | |||
规划措施(订出中程目标及障碍,拟定步骤与执行准则) | How To Cau The change | 条件树(Prerequisite tree) | 1. 找出达成目标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及解决对策的工具,透过事先规划,了解要达成的目标,需要做的事及处理的时间顺序; 2. 三要素:整体目标、障碍(Obstacles)、中程目标(Intermediate Objectives) – 解决障碍; 3. 两种PT:自下而上(为达成“整体目标”,我们必须有“中程目标”去解决障碍;为达成“中程目标”,必须有下级“中程目标”解决“障碍”)、自上往下(我们需要“下面的中程目标”去解决“障碍”,以达成“上面的中程目标”; |
转移树(Transition tree) | 1. 执行工具,提供步骤化的行动准则,循序渐进迈向目标,协助组织在完成一个计划或达成某一目标,清楚地知道行动准则、执行的时间顺序,及产生的预期结果; 2. 四要素:现实状况(Existing Reality)、未实现需求(Unfulfilled Need)、期望结果(Expected Effect)、行动准则(Action); | ||
结果:解决方案 | |||
结果确认 | |||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6:1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385106196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运用TOC五工具解决问题的思路模拟案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运用TOC五工具解决问题的思路模拟案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