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

更新时间:2023-06-10 11:17:36 阅读: 评论:0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古诗比较阅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我能将古诗补充完整,我还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诗中的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____),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____)。
①看到的景色  ②听到的声音
[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夜半时分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来,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是__________。
[5]下面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B. “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远和清寥,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
C. 诗人来到姑苏城外,兴奋得睡不着觉,只听到钟声传来才睡去。
2.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长相思
(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关那  行,夜深千  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完成古诗填空。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长相思》,你发现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你能感受到词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知识百宝箱。
正 宫·塞 鸿 秋
浔 阳 即 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文中表颜色的词有________、 ________。
[2]用“____”画出曲中的比喻句。
[3]说说“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元散曲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请写出周德清的另一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稚子弄冰》,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②(  )。
敲成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查字典,给画线的字注音。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3]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鉴赏。
秋登宣城谢胱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谢胱(tiǎo)北楼:即谢雕楼,为南宋诗人谢挑任宣州太守时所建。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宜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双桥:指风凰桥和济川桥。
[1]本诗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联开门见山,把登览时所见景色总括出来,统摄全篇,吸引读者。
B.领联以静写动,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江城美景。
C.尾联写出了李白对谢公的怀念之情,与题目遥相呼应。
[3]“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 (修辞方法)句。
[4]颔联一个“ _________”字写出二溪河流绕城的情景;一个“_________”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6. 古诗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
将晓:_________  河:________
摩天:________    泪尽:_______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景物衬托出春天的幽静,诗中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
[2]结合诗句意思,展开想象,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对比阅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③。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⑤冰河⑥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②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③戍轮台:戍守边疆。④夜阑:夜深。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⑥冰河:冰封的河流。
[1](提取信息)《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_______诗,诗中诗人的遗憾是“___
___________”;诗人的嘱咐是“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中,“________”两个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理解诗意)参考注释,写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文比较)下列对两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都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愿望。
B.《示儿》这首诗前后矛盾,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中“僵卧孤村”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孤寂、窘迫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凉的气氛。
[4](积累运用)你还积累了哪些爱国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按要求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
,也傍   学种瓜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  (_______)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
傍   (_______)①靠近 ②并排
[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诗歌鉴赏。


“金沙水______云崖暖,大渡桥______铁索寒。”
(1)把诗句缺少的字补充完整。
(2)在诗句中,两个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是   和   。
(3)给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
A.“暖”表现的是红军渡江后的喜悦心情
B.金沙江边的悬崖处温暖如春
C.“寒”烘托出作战时的惊险悲壮
11. 结合注释,读古诗,做练习。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⑤白羽:这里指箭。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⑦石棱:石头的边角。
[1]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诗中的“惊”字说明将军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非常害怕。(____)
(2)“引弓”描写的是将军的动作。(____)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领的赞颂之情。(____)
[2]朗读“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正确的节奏是(  )
A.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2. 阅读《村晚》,完成练习。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陂(bēī):___________
②漪:___________
③腔:___________
[2]“衔”字运用了(  )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设问
[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我还学过他的《________》和《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
法,写出了山涧的________。
14. 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1:1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367056224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诗人   古诗   写出   描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