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点及演唱处理
【摘要】 在浩瀚的中国民族声乐的海洋中,艺术歌曲《枫桥夜泊》被誉为是“新时期艺术歌曲的里程碑”。本文通过对黎英海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分析,阐释其艺术特色,尽管她只是精致短小的古诗词歌曲,但她内涵深邃,意境悠远,创作手法新颖,有着独特的神韵。想要情真意切,恰如其分的演唱诠释好这首作品,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技巧意外,还要充分理解这首歌曲词和曲的意境,及其妙处所在。
【关键词】 古诗词艺术歌曲 《枫桥夜泊》 艺术特点 演唱
参考文献..................................................................9
引言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众多艺术歌曲的一种类型,它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也是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流传千古的名作。诗歌是作者远离家乡赶考归来时所写,由于考试落第,背井离乡,而使得心情愁闷交加。诗人从诗词和细小的景色入手,通过描写半夜传来钟声,引发满怀愁绪。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纷繁的人世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画面。黎英海先生根据这个流传千古的名作创作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问世。本文以黎英海先生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枫桥夜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来探索中国诗词艺术歌曲。通过这次研究可以与学者们共同的学习和交流。
一、《枫桥夜泊》概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强。作者写所见的月落,所闻的乌啼,所感的秋霜,来表达出作者愁寂的心情!“月落乌啼霜满天”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的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尔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使得这个秋夜更加的寂静和羁旅者身处清寥感受之中。月落、乌啼、秋霜漫天,这是他对远处景物的感受,而江枫和渔火,则是他对近处景观的观察。时间的差异过程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
心情;第三、四句远处寺庙一声钟声划破了夜空的沉静,随着余音的扩散,钟声被江边孤舟里的作者所听到,寂静的夜钟声使人猛然一惊,倍感这秋夜无尽的深沉和孤寂。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江南水乡的美景吸引了这位怀有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⑵
中国古诗词特别重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韵深夜,有许多的古诗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是流传已久的名人诗词佳作,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文化一种再现性创造。实际上,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这类作品的内容隐含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用音乐艺术表现古代诗词的意韵,艺术歌曲最为适宜。
二、艺术特点
(一)旋律特点
为了体现古典的特点,作曲家对旋律进行了十分精细的雕琢。《枫桥夜泊》的旋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富有韵味的词曲结合特点
由于古代诗人写的古诗大部分都是伴随着浓厚的方言因素在里面,所以当新时代作曲家在谱曲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字与音的协调。由于现在很多艺术歌曲都是用普通话来唱,为了不失去古诗原有的味道,作曲家在谱曲时会在上面加一些独特的东西上去。作曲家在《枫桥夜泊》中慎重的考虑了方言与音乐的关系。在用普通话的基础上,对重音和长音上做了特别的处理,加重了重音和充分运用了长音的效果,每一句都走得那么的巧妙自然,更能够充分的体现了地域特色的问题。在全曲旋律悠缓流淌的过程中,每一句的末尾都有一个模仿吴语落音的迅速下行的旋律,之后在低音上持续,以此营造出独特的效果,散发出江南气息,给人意犹未尽的幻想。
2、极富特色的节奏特点
《枫桥夜泊》整首曲子节奏主要以松散和自由为主。让人感觉就像一流溪水静静的流淌到我们的心田一般,让钢琴的优美展露无疑。此曲的节奏尽可能的遵循了原诗词固有的节奏特点。原古诗词一般的吟诵节奏划分是:月落/乌啼/霜满天。而作曲家考虑了作者在写这首诗时的所见、所听和所感,所以才用了更加有特色的节奏划分:月落/乌啼/霜/满天。作者
结合了特色的旋律处理,在“霜”字出现的时候是全部最高的音达到F,以充分的展示诗人当时的心境。在到“天”字时,旋律的走向比较快,因此更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的意境。
3、鱼咬尾的旋律发展特点
经常对《枫桥夜泊》的演唱,我们可以发现,第三句、第四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寺”的音是小字一组的re,而第四句的第一个字“夜”的音是小字二组的re,之后逐渐的把高点升高,将全曲引人高潮,使得诗一步步的升华。由此可见,全曲的旋律结构体现了“鱼咬尾”的旋律结构,即前一句的落音正好是后一句的起音,句与句之间无形中形成了内在的联系。同时,每句旋律也具有各自相对整天的特点。
(二)伴奏特点
诗人用四句简短的诗句,概括了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感,让整首曲子变得更有活力,使得演唱者更能够深深的体会这首诗的意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首歌曲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声音(钟声、乌啼、江水),这三个声音散发出了诗人的缕缕愁思,对声音的细致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这也是用该诗作创作声乐作品的最好切入点。以下,笔者从艺术歌曲《枫桥夜泊》创造过程中以对诗中的声音刻画,用琴声生动的营造了气氛,分析作曲家是如何运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进一步延伸原诗的表现力。
1、钟声
《枫桥夜泊》这首作品,最为突出的音响就是钟声,钟声从一开始到最后钟声悠长的结束贯穿了整首曲子,钟声一次次的鸣响很直接的把人带到情景当中,这样营造除了歌曲淡淡的哀愁的基调,也将人引入到“江边、寺外……,由此可见,钟声的巧妙产生的表现力。作曲家通过在极低音区的含主音的五度和低音程来模仿钟声。此音程的巧妙用处就是充分的考虑钟声泛音的特点,这种效果可以让人充分的感觉到钟声的空灵和沉稳的音色。
另外,含主音和五音的多次使用,有稳定调性的效果,更能够体现出当时的意境和诗人难以平静的心里。在整个作品当中钟声出现的强弱不一,不仅营造了所需的特有的声场效果,而且更能够衬托出江水的动荡感觉。
该曲在全曲的前奏部分,作曲家最先出现的是三个和声音程,并且分别做人强弱记号(从p
p到p再到mp)音量逐渐的加强,徐徐的引进了全曲,全曲又三声钟声把大家慢慢的带入有乌啼声,有枫叶的深秋,有小寺,有流动河水的意境当中,让人的心随之与它们融为一体。
而乐曲结束的时候,钟声淡淡的消失从mp到p到pp的感觉,给人以夜渐渐深了的感觉,大自然万籁寂静。而诗人无尽的惆怅只有静静的江水、清冷的寺院、江枫、渔火、满天风霜只知道诗人的感觉,这与全曲形成了呼应。
2、河水
作曲家在描述钟声的时候作曲家实用了五度音程的关系来体现出钟声的低沉和空灵。为了能够使江水的声音和钟声有明显的区别,作曲家巧妙的运用了上行快速音阶,形象的表现江水,让人感觉不时泛起了波浪,充满诗情画意的江水,引发了诗人翩翩思绪。河水在这首曲子中的描述,体现出作曲家极度细腻的思维。连续减弱的以六连音形式出现的同音重复,更是牢牢的揪住了听众的心,因此也可以看出作者内心心情的波澜起伏之后又重新回到平静的心里活动,更能够深刻的表现出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