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认识17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3个词语。
语言积累◎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渔歌子》,默写《枫桥夜泊》。◎积累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阅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品味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
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书面表达◎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实践活动◎能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2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2.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整理关于王维、张继、纳兰性德的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山居秋暝》
【课时目标】
1.会写“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暝》,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诗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热爱大自然,还留下了许多描绘景色的优美诗句。你能背几句这样的古诗并说一说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吗?(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山居秋暝》,去欣赏诗中优美的风景。
3.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指导读准“暝”字。
4.理解题目:结合注释,说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山居”,山中居所,点明了地点;“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读题目质疑,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1.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1)指导识记“浣”字:采用熟字“完”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注意正音。
(2)指导书写“孙”字:左窄右宽,要注意“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子”的提的下面。
3.指导朗读,感知节奏。
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4.感知古诗大意: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大致意思。(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诗的大意: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
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5.教师小结: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自主感知古诗大意。
板块三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1.品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诗句)
(2)品味词语“空山”。
①“空山”是什么意思?(空旷的山林)
②以诗解诗:王维还有几句诗写山林的空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课件出示诗句,全班齐读)
(3)品味词语“新雨”。教师:是什么时候的空山?(新雨后)“新雨”是什么意思?(刚下过的雨)给
人一种怎样的感觉?(给人清新如洗的感觉)
(4)引导发现:这两句诗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首联呼应古诗的题目,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学生齐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过渡:在雨后的空山,在秋天的傍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品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诗句)
(2)引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听到了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3)教师点拨:这一联写景,描绘了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画面。两句一静一动,“明
一静3.品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指名读。引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品味词语“竹喧”。
①“竹喧”是什么意思?(竹林中的欢歌笑语)
②竹林中怎会有喧笑声?(原来是浣衣女子归来时的欢歌笑语)
教师点拨:“浣女”指洗衣物的女子,“归浣女”就是指“浣女归”。
(3)品味词语“莲动”。
①为什么荷叶会左右晃动?
②教师点拨:“下渔舟”可以理解为“渔舟下”。原来是有渔舟顺流而下,所以荷叶才会左右晃动。
(4)引导发现:“竹喧”“莲动” “归浣女” “下渔舟”都是什么描写?(动态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山中的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
(6)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意境。
4.比较读。
(1)女生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男生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教师引导:这两联诗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颔联侧重写景,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颈联侧重写人的活动,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5.指导朗读前三联诗句。
(1)指导朗读:朗读首联时,要读得轻缓一些,读出“空山”的静态画面;朗读颔联时,一“照”一“流”,由静到动,语调要活泼些;颈联由景入事,朗读时声音节奏要相对明快,让人感受到动态场景。
(2)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品味诗中的意境。指导学生用朗读再现由静到动、由景入事的场景。
板块四走近作者,体会诗情
1.品读“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指名读。提问:“春芳”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花草)“王孙”指谁?(原指贵族子弟,诗中指诗人自己)
(2)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3)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唐代诗人、画家。又因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悠闲生活。宋代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引导:这首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所作,山中的生活悠闲自在,王维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诗人满足于这种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归隐山林的心愿。
2.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3.背诵《山居秋暝》。(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4.总结写法: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