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县(市、区) | 学校 | 姓名 | 学科 | 语文 | |||
能力维度 | 口学情分析 口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口学业评价 | |||||||
所属环境 | ☑多媒体教学环境 口混合学习环境 口智慧学习环境 | |||||||
微能力点 |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 |||||||
教学环境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
教学主题 | 敕勒歌 | |||||||
教学对象 | 二年级学生 | |||||||
教学目标 | 1. 1.认识“庐、笼”等5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在情境中读准多音字“见”的读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 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 |||||||
教学重点 |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
教学难点 | 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 |||||||
媒体资源 | 网络资源、希沃白板PPT | |||||||
教学内容 | 1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的第二首《敕勒歌》,主要是一首北朝民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的他们对生活和对家乡的热爱。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 |||||||
导入设计 | 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PPT播放一段关于大草原美景的短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预设生回答:辽阔的大草原、骏马、一望无际的天空、毡房等? 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少数名族“敕勒族”,他们常年住在草原的毡房里,是游牧民族。 3、PPT出示填空题,提问学生,按要求填空,完成练习。对敕勒族有初步认识 教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大草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的古诗。(出示诗题)请读出诗题。学生读诗题:敕勒歌 | |||||||
导入目的 | 1.运用学生喜爱的、有新鲜感的视频导入,能马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因为学生生活在南方,没有见过草原,视频中的草原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走近草原,有助于在头脑中建立草原的形象,对理解《敕勒川》这首古诗有帮助。 2.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有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 |||||||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6:5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351163240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A5二年级语文《敕勒歌》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A5二年级语文《敕勒歌》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