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敕勒歌课堂笔记

更新时间:2023-06-10 06:28:17 阅读: 评论:0

二年级敕勒歌课堂笔记
这是二年级敕勒歌课堂笔记,是优秀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二年级敕勒歌课堂笔记第1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
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二年级敕勒歌课堂笔记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新偏旁火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声像激趣,引入新课
  1、导入:我们祖国风光秀丽,山河壮美。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
  3、学生看完录像,谈谈感受。
  4、谈话:这个美丽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一千多年前曾流行着一首赞美敕勒川的民歌,直到现在,人们仍然非常喜欢这首民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
  三、熟读古诗,了解诗意
  1、再读诗句,想象本诗描绘的画面。
  2、在全班交流你想象到的画面。
  3、老师重点指导。
  如: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情状。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
  四、想意境,背古诗
  1、学习了《敕勒歌》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句?
  2、把这首诗背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看录像,引新课
  1、庐山是一个游览胜地,有谁到过哪里吗?说说你的感受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录像,谈谈看后对庐山的印象。
  3、导入新课:庐山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观赏,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你们有知道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李白(师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解题:“望”说明了什么?能把“望”换成“看”吗?
  三、读诗句,悟诗情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
  3、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4、全班交流。
  5、老师指导理解仍未解决的词语。
  如:①观看课件理解“生紫烟”中的“生”的意境(弥漫)。
 
  ②为什么说是“挂”前川?因为作者把眼前的情景看成是一幅画。
 
  ③看录像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体会夸张写法在诗中的作用。
 
  ④为什么把瀑布比做银河?根据银河与瀑布的相似点理解。
 
  ⑤什么是“落九天”:传说中天有九层,九天是最高层,诗句给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增添了神奇色彩。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6:2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34969724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年级敕勒歌课堂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年级敕勒歌课堂笔记.pdf

标签:草原   古诗   学生   诗句   庐山   朗读   录像   敕勒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803℃五儿孝母
  • 802℃幽默笑话段子
  • 796℃恋爱说说
  • 750℃陈大惠老师
  • 438℃银行印鉴卡
  • 411℃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75℃联想思维
  • 359℃分门别类
  • 353℃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