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章修订的故事
作者:李忠杰
来源:《晚晴》2018年第08期
从三大开始,对党章进行局部修改,成了一个惯例。党章修订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修正方向,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真理的过程。
最初的三次修订
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任务。大会通过了七个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但三大不是重新制定党章,而是对二大制定的党章进行局部修改,所以标题是“修正章程”。其章节体例完全保留不变,仍然是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和附则六章。在基本保持二大党章内容的基础上,三大所做的主要变动,一是严格入党手续,二是发挥地方委员会一级组织的作用,三是调整召开各类会议的时间。还首次规定党员可以“自请出党”,即后来所说的自愿退党。三大的最后一天,全体代表来到黄花岗烈士陵园,由瞿秋白、张太雷教
唱《国际歌》。在雄壮有力的歌声中,三大胜利闭幕。在党代会闭幕式上唱《国际歌》的惯例,也由此开始。
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对职工、农民、青年、妇女等各项群众运动进行了部署。大会一共通过了11个决议案。同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
1927年4至5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大会委托中央政治局在会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唯一在国外修改通过的党章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区纳罗法明斯克地区五一村(现称五一镇)一座称为“银色别墅”的贵族庄园召开。
中国共产党迄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就是六大。唯一一个在国外修改通过的党章,就是六大通过的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