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会友——苏轼与黄庭坚的禅意人生

更新时间:2023-06-09 22:48:21 阅读: 评论:0

以香会友——苏轼与黄庭坚的禅意人生
作者:余淼盈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0
        摘要:宋代,是香文化的鼎盛时期。在这时期,涌现了大量咏香诗文和爱好熏香的士大夫,苏轼和黄庭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二者皆喜爱香道,在香道历史上还留下了唱和的诗作。在其特有的历史环境下,通过香道,二人的精神世界桥梁也被打通了。禅宗文化始终贯穿于二人的香事对话之中,也存在于他们的人生中,从而促成了苏、黄特有的处世哲学。
        关键词:香道;苏轼;黄庭坚;禅宗
        香道自先秦伊始,贯穿于中华文化,于士大夫中尤显。傅京亮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香文化》中曾把中国用香的历史分为六个阶段: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
        一、文人雅好——“香道
        先秦,香大多为祭祀所用。人们认为升腾的烟雾能将自己的心愿带上云霄,是对未来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诗经》、《尚書》等先秦著作中都有对古人用香的描述。到秦汉,熏香的风气已经开始流行开来,西汉司马相如所作的《美人赋》中就有对熏香的描写——“金鉔熏香,黼帐低垂。到了六朝,虽然政治动荡,朝代更迭频繁,但思想文化领域活跃异常,香文化也得到了重要发展。道教与佛教的兴盛,赋予了香文化独有的庄严肃穆。等到隋唐,国泰民安,河清海晏,香文化走向精致,文人开始大量用香,咏香诗文大面积浮现。
        而宋代,则以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条件,成为了香文化史中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究其原因,其一,宋朝经济发达,海上贸易繁荣,香料的进出口十分频繁,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宫廷用香和对外贸易。其二,香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从使用主体来看,使用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从使用的场合来看,祭祀、宴飨、读书、静坐、烹茶、抚琴等等都要用香。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一家名叫刘家上色陈檀拣香的店铺,闹市之中存在这样一家店足以证明宋时人民对香的喜爱和追求。最后,宋代文人尤为喜香,开始自己研究香品,促使了香文化迅速发展。文人好香,也喜写香。欧阳修曾书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李清照也感叹过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除此之外,辛弃疾、蒋捷、陆游、晏殊、柳永等人也都在诗词中写到过香。但其中佼佼者,
当推苏黄二人。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22:4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322101706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以香会友——苏轼与黄庭坚的禅意人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以香会友——苏轼与黄庭坚的禅意人生.pdf

标签:文化   香道   开始   使用   存在   历史   文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