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字形辨析七妙法
近年来高考在字形这一考点中主要是对常用字的考查,包括形近字、音近字、形近音近字和音近义近字,而其中主要是考查常见、常用、常错和易混淆的字。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又各不相同,但是,在辨析字形方面还是有方法可循的。下面拟介绍七种较为巧妙的方法,对同学们或许有所帮助。
一、抓住构造,根据造字辨析
汉字是表意文字,辨析字形时,可通过分析造字法,来体会相关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较为准确地判断字形的正误。如“既”和“即”两字,左边的部首相同,指盛食物的器皿,但“既”字是“人已吃了饭走了”之意,可引申为“已经、完了、终了”等意思;而“即”则是“人来吃饭”之意,引申为“走近、靠近”等意思。因此,“既往不咎”中的“既”便不能写成“即”,而“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也不能写成“既”。
二、抓住字义,根据意义辨析
“以义为纲,据义别形”是辨析汉字字形的关键,我们可以据此来辨析。如“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把嘴磨尖了再去啄。古时“砺”写作“厉”,有“磨刀石”的意思,因而不能写成“再接再励”。再如“贪赃枉法”,其意是贪污受贿,违反法纪,其中“赃”字,是“贝”字旁,与财物有关,因为古代曾用贝壳作货币,写成“脏”、“桩”等都是错的。
三、抓住用法,根据词性辨析
由于汉字的字形与词的用法关系密切,所以弄清相关汉字所在词语中的词性,也可判断字形的正误。如“各行其是”,其中的“是”为意动用法,有“认为正确”之意,不能写成“事”。再如“纷至沓来”,其中的“纷”与“沓”都是形容词,分别修饰动词“至”、“来”,由此,写成“纷至踏来”则是错误的。
四、抓住结构,根据对应辨析
汉语中很多成语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应或相反,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辨析字形的正误了。如“名门望族”,“名”、“望”意思
相同,都指“有名望的家族”,因而不能写成“名门旺族”。再如“沽名钓誉”,写成“沽明钓誉”便错了,因为“明”和“誉”在此没有关系,应该是“名”、“誉”。
五、抓住典故,根据来源辨析
汉语中很多熟语都是由古汉语中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或典故演化而来的,因此,辨析字形时,如果了解一些熟语的来源及相关的传说,那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班门弄斧”,它来源于“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这一传说,所以其中的“班”不能误写成“搬”等。
六、抓住偏旁,根据形旁辨析
汉字中有一些联绵词,便可根据这两个字的形旁相同的特点,采用形旁对比法来推断字形的正误。如“憔悴”不能写成“憔瘁”,“彷徨”不能写成“彷皇”,“伎俩”不能写成“技俩”,等等。而对声旁相同的形近字来说,辨析字形最好采用形旁意义分析法,通过分析相关字的形旁意义来推断字形的正误。如“虎视眈眈”,其中的“眈眈”最容易误写成“耽耽”,辨析时可分析“视”应该用“眼睛”,而不是“耳朵”,这样自然就可准确辨析了。
七、抓住语境,根据情景辨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字也是有不同的,因此要注意根据字词适用的对象,采用变通法,即通过找同义词语或相似语境来辨析字形。如“惹是生非”可变通为“招惹是非”,“无事生非”可变通为“没事找事”,如此则可以推断“惹事生非”、“无是生非”中的“事”、“是”都是错误的。再如“感情不和”可变通为“感情不和谐”,“性格不合”可变通为“性格合不来”,于是可判断“感情不合”、“性格不和”中的“合”、“和”均是误写了。
准高三暑假字形题应试指津
一、考查重点
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
1.同音字: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可分为三种:⑴音同形异字,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的字,如“法治”和“法制”容易产生错觉或混淆。⑵音同形似字,即读音相同形状相似的字,如“松弛”的“弛”和“奔驰”的“驰”。⑶音同义近字,虽数量不多,但最易混淆,如“水蒸气”极易误为“水蒸汽”。
2.形近字:字形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可分为两种:⑴形近音异字,如“病入膏
肓”的“肓”和“盲”。⑵形近音同字,“弊”“蔽”“敝”。
二、方法技巧
1.形辨法
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眼花潦乱 [“缭”是指丝织品的缠绕]。(2)插科打诨[“诨”跟言语有关]。(3)国藉 [“籍”古代书写常用竹简]。(4)寒喧[“暄”跟太阳有关]。(5)风弛电掣 [“驰”快跑(多指车马)]。
2.义辨法
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如:(1)一愁莫展 [“筹”本义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是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办法”,“一筹莫展”即一个办法也想不出]。(2)不径而走 [“胫”是“小腿”,“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3)针贬时弊 [“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
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4)誓不两立 [“势”是指情势](5)功亏一匮 [“篑”是盛土的筐]。
3.结构辨析法
即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书写是否正确。如:(1)人情事故 [“事”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2)惹事生非 [“事”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没有“事”“非”对应的)]。(3)嘻笑怒骂[“嘻”应改为“嬉”,我们可看出“笑”“怒”“骂”均为动词,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前边不应该是可作叹词或象声词的“嘻”,而应该是可作动词的“嬉”] 。(4)仗义直言 [“直”应该为“执”,这个成语由两个动宾短语“仗义”和“执言”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
4.语境辨形法
有些汉字必须根据词(或成语的组合情况或语句的意思)确定用字。如:“化装”有“假扮”和“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两种意思。“化妆”意为用脂粉等使容
貌美丽。“他俩为了迷惑敌人,化妆成夫妻”就是错误用法。再如,他退休了才真正感到清静。(“清静”应为“清净”,指无人打扰。而“清静”应与环境搭配)当然,使用此法首先应该弄清字词本身的意思、色彩等。
(五)逻辑推断法
有些字只要结合生活常识就可以推知其正误。如:不径而走,指没有脚却走了,那么“径”肯定就是“胫”的误写。鸠占雀巢,“鸠”那么大,麻雀的巢岂能装下它?岂能承载它?可见,“雀”是“鹊”的误写。欢呼鹊跃,是形容人高兴得一跳一跳的,谁看见喜鹊一跳一跳的?而麻雀一跳一跳确实是常见的,可见,“鹊”是“雀”的误写。可用此法辨别的还有:跚跚来迟(姗姗:缓慢,女子走路如此)、立杆见影(竿:竹竿插稳很容易,而木杆不易)等。
三、误区警示
别字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
一是形近误写,如将“赡养”写成“瞻养”,“已经”写成“己经”。
二是音近误写,如将“尤其”写成“由其”,“传诵”写成“传颂”。
三是形音近似而误写,如将“即使”写成“既使”。
四是音义近似而误写,如将“提纲”写成“题纲”。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犀利 鉴诫 破釜沉舟 鸦雀无声
B.劳碌 暮霭 毋庸赘言 寥寥无几
C.搪突 煽动 流连忘返 面授机意
D.挑剔 惋惜 苦思暝想 莞尔而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负 良晨美景 储藏 出奇制胜
B.讥诮 张皇失措 赈济 附庸风雅
C.范畴 终身大事 肄业 连篇累椟
D.陷井 改邪归正 恬淡 眼花缭乱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桑梓 流言蜚语 端倪 装璜门面
B.陷井 白璧微瑕 联袂 返璞归真
C.卫冕 恪守不渝 蝉联 莫衷一是
D.斡旋 骨鲠在喉 简炼 自顾不暇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抉择 喜盈门 手不失卷 不敢跃雷池一步
B.蝉联 口头禅 门可罗雀 识时务者为俊杰
C.商榷 倒记时 心悦诚服 初生牛犊不怕虎
D.甄别 冷不妨 旁征博引 画虎不成反类犬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思辩 目不暇接 整饰 融会贯通
B.洗练 饥肠漉漉 卫戌 独辟蹊径
C.暴戾 风声鹤唳 纂修 裨官野史
D.赘疣 功亏一匮 糟蹋 引经据典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久久为功 游刃有余 昙花一显 骄奢淫逸
B.囊中羞涩 鱼目混珠 学负五车 高山仰止
C.庖丁解牛 拨乱反正 青面獠牙 洋洋洒洒
D.一杯黄土 狂放不羁 欺世盗名 众目昭彰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委屈 委曲求全 桃园 世外桃源
B.付出 入不敷出 防范 防范未然
C.人生 人声鼎沸 报复 抱负远大
D.是非 文过饰非 启示 寻人启事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牌匾 绿树成荫 毛骨悚然 销声匿迹
B.精萃 开门揖盗 坐收渔利 事必恭亲
C.屠戮 渡过难关 浮想联翩 湮没无闻
D.萤屏 如梗在喉 弥天大谎 若即若离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桑梓 流言蜚语 端绪 装璜门面
B.陷井 瑕不掩瑜 联袂 返璞归真
C.卫冕 坚贞不屈 蝉联 莫衷一是
D.斡旋 骨鲠在喉 简炼 自顾不暇
10.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再接再厉 幅员辽阔 遐尔闻名 磬竹难书
B、书声琅琅 黯然销魂 萎靡不振 墨守陈规
C、迫不急待 待价而估 拾人牙慧 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