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资本—打破公租房资金瓶颈
【摘 要】近两年各地大力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其中公共租赁住房慢慢成为保障房建设中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公共租赁住房自身的某些特点,公共租赁住房的资金供应成为阻碍大力建设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拓宽公租房融资渠道,国家提出了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现状和社会资本概念,提出了社会资本进入公租房建设的几种主要渠道。
标签 公租房;融资模式;社会资本
1.公共租赁住房
在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外,还存在着一部分既不符合廉租房的保障标准,又无经济实力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的群体,置身与市场与政府保障之间的空白地带,房价的高涨加剧了住房矛盾,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住房制度保障这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这部分群体被形象地成为“夹心层”,针对于“夹心层“群体所处的尴尬处境以及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还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现实需求,我国政府适时推出了公共租赁房这一新型的租赁型住房保障品种,力求解
决“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公共租赁住房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2007年,常州等地开始了公共租赁住房试点,用于保障“夹心层”的阶段性住房需求。2008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公租房的建设,建设方式主要为政府投资自建或在商品房开发中配建这两种方式。2009年到2010年,许多大中城市加入到公租房建设中来,如深圳、郑州、淮安、青岛、天津、福州、杭州等市。2010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我国开始全面推广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近几年公租房占保障房的比重在逐渐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计划新建公租房40万套,占590万套保障任务约7%;2011年全国计划新建公租房220万套,占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22%;2012年全国计划新建公租房230万套,占700万套保障房项目约33%。部分省市更加明确规定今后将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