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文化的形态及其意义
作者:张敏霞 汪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1期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2017年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嘉兴民俗文化的视觉再现与区域形象构建”。
摘 要: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具体描述京杭大运河的建成和发展对嘉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方面。运河文化的形态可分为三个部分: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三个形态相互包含又各有不同,共同对促进运河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运河文化;形态;意义
作者简介:张敏霞(1996-),浙江嘉兴人,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41班;汪娟(1974-),浙江嘉兴人,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2
一、京杭大运河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初期,完善于元世祖时期,明清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扩展。但是京杭大运河在开凿的时候也包括了一部分的江南运河,江南运河最早记录在春秋时期。自春秋后期起,在中國境内有具体文献记载的南方运河众多,并且陆陆续续不断在进行开凿,在隋唐之后经不断地发展改造最终形成了如今的运河。贯穿嘉兴境内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河床最稳定,历史也最悠久的河段之一。
江南运河是因为江南地区水源充足,有着先天的气候上的地理优势,加上河道纵横交错而建成。作为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除了有着在生活上的便利之外,自古就有着贸易经济上的往来。而根据江南运河建成的京杭大运河主要依众多支流河道形成,自此打破了小范围的经济贸易的往来,南方和北方的货物经济开始互通来往,给运河边的城市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嘉兴作为古江南运河的沿岸城市,自古以来便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而京杭大运河的建成和发展更是促进南北物资来往,带来了更大范围上的经济繁荣,并且在南北人文交流的同时,也为嘉兴这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地区性的运河文化。大运河给沿岸
的人民和城市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方各面的影响,而其中运河文化是最值得研究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