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有何重要意义?

更新时间:2023-06-09 14:56:40 阅读: 评论:0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有何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特别是中原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大多数人的家族宗谱中都记载先祖是以耕读传家,那么在农耕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农耕生产节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与大自然节律(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是同步的。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 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名称;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名称。它们所标示的气候变化,迄今仍是中国人和自然之间漫长的农耕关系的续演,其中的传承意义深远而厚重。
我们的先祖们发明了中国古代农历,它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中国人从来没有对事物关系固定的看法,习惯在运动流转中理解世界,理解时间。这也是节气带给我们的生活服务价值的特殊体现。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价值。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 有很多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对现在来说意义不大了,其实是大错。比如阴阳五行,主要用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来理解时间的流转。古人会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关键期,阴气处于最高点,但阳气开始发生,所谓“冬至一阳生”。还有像清明时节很多家族依然延续古例进行全族祭祖,冬至这个节气甚至做为了每年的一个节日,每到这天,家家户户吃饺子,防止“冻耳朵”。
其实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另外,“二十四节气”所带 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自然认知的独特性,适应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14:5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93800195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有何重要意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有何重要意义?.pdf

标签:中国   变化   文化   价值   太阳   节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