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意义有哪些
贴春联的意义有哪些
春联属于楹联的⼀种,是⼀种独特的⽂学形式。它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学形式。每逢春节,⽆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副⼤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氛。年是⼀种凶兽,每到⼤年30那天它就会来祸害⼈类。⼈们发现响动和红⾊可以吓跑年兽,所以每到年30就会放鞭炮贴红纸,慢慢的年兽就不敢来了,后来⼈们看到就贴不太好看就在红纸上写上了祝福,慢慢的就变成现在的春联了。听我爷爷⼀辈的说是为了驱赶年兽.为新⼀年的美好⽣活做基础.
古代风俗就是在腊⽉上坟祭祖,⽽且⼀般都放在腊⽉⼆⼗号以后。
年谣称:“腊⽉⼆⼗九,上坟请祖上⼤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敬⽼的美德。春节是⼤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多数地区在⼆⼗九⽇早晨请祖。
据汉代崔寔的《四民⽉令》记载:“正⽉之朔是为正⽉,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项⼗分重要的活动了。
腊⽉⼆⼗三
腊⽉⼆⼗三,俗称“⼩年”,传说这⽇是“灶王爷上天”之⽇,因此要祭灶神。⼩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了。
我国的春节⼀般是从每年腊⽉⼆⼗三或⼆⼗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三⽇,⼀般民家⼆⼗四⽇,⽔上⼈家则在⼆⼗五⽇举⾏祭灶仪式。举⾏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三到除⼣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
祭灶
⼈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皇⼤帝⾯前美⾔⼏句,便会给家⾥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家平安。因此,每年腊⽉⼆⼗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据说,每年的腊⽉⼆⼗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皇⼤帝禀报这家⼈的善恶,让⽟皇⼤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料⾖、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间善恶,⼀旦那家被告有恶⾏,⼤罪要减寿三百天,⼩罪要减寿⼀百天。此说法流传的⽐较⼴泛。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好事、回宫降吉祥”,⼈们就⽤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胶⽛糖敬它,好
把灶王爷的⽛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们的特殊招待,“吃了⼈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种伦理道德的⾃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般地⽅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主持,⼥眷不参
加,古时有“男不拜⽉、⼥不祭灶”的说法。
送⾛“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挂在墙上,备好酒⽔、贡品,接受族⼈的祭拜,⼀直到⼤年三⼗。吃灶糖
灶糖是⼀种麦芽糖,粘性很⼤,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寒冷,糖⽠凝固得坚实⽽⾥边⼜有些微⼩的⽓泡,吃起来脆甜⾹酥,别有风味。
腊⽉⼆⼗四
扫尘
民谚称“腊⽉⼆⼗四,掸尘扫房⼦”。举⾏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扫除,北⽅称“扫房”,南⽅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疏浚明渠暗沟。⼤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净净迎新春的⽓氛。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本“腊⽉⼆⼗四,掸尘扫房⼦”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新春扫尘
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是要把⼀切“穷运”、“晦⽓” 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三⽇、⼆⼗四⽇及⼆⼗七⽇者,俗呼?打尘埃?”。腊⽉⼆⼗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彻底的⼤清理。可见,这⼀习俗寄托着⼈们破旧⽴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腊⽉⼆⼗五
做⾖腐
民谚称:“腊⽉⼆⼗五,推磨做⾖腐。”据考证,⾖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腐》诗中写到:“种⾖⾖苗稀,⼒竭⼼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些地⽅还有在除⼣以前
吃⾖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腐渣以表⽰清苦,瞒过⽟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腐渣实则是古代⽣产⼒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接⽟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皇于农历⼗⼆⽉⼆⼗五⽇亲⾃下界,查察⼈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皇”。这⼀天起居、⾔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皇欢⼼,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除⼣才迎回,其间⼈间⽆神管辖,百⽆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
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设计的`调节社会⽣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操办⼤事的⼈来说,这是⼀个好时机。因此,⼈们根据现实⽣活需要,发明了这⼀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民众⽣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调节的。
照⽥蚕
照⽥蚕也叫“烧⽥蚕”、“烧⽥财”,是流⾏于江南⼀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五这⼀天将绑缚⽕炬的长竿⽴在⽥野中,⽤⽕焰来占⼘新年,⽕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在年三⼗举⾏这⼀活动。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蒙语称“明⼲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五这⼀天,做“明⼲卓拉”去庙⾥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节⽇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举⾏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六
割年⾁
俗话说“腊⽉⼆⼗六,杀猪割年⾁”,说的是这⼀天主要筹备过年的⾁⾷。杀猪,当然是杀⾃家养的猪;割⾁,是指没养猪的⼈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
将“割年⾁”放⼊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故此称为“年⾁”。
腊⽉⼆⼗七
宰鸡赶⼤集
民谚称“腊⽉⼆⼗七,宰鸡赶集市”。这⼀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的的赶集相⽐,腊⽉⼆⼗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烛、烧纸、⽜⽺⾁、赠送⼩孩⼦的各种玩具礼品、⼥孩⼦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分红⽕热闹。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除去⼀年的晦⽓,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七洗疚疾,⼆⼗⼋洗邋遢”的谚语。腊⽉⼆⼗六洗浴为“洗福禄”。
贴花花
年谣云:“腊⽉⼆⼗⼋,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以桃⽊为辟邪之⽊,《典术》⽈:“桃者,五⽊之精也,故压伏邪⽓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学,他每年都命⼈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的张贴春联的习俗腊⽉⼆⼗九
祭祖
年谣称:“腊⽉⼆⼗九,上坟请祖上⼤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敬⽼的美德。春节是⼤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多数地区在⼆⼗九⽇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令》记载:“正⽉之朔是为正⽉,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项⼗分重要的活动了。
⼩除⼣
除⼣前⼀⽇,叫“⼩除⼣”,家置酒宴,⼈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于户外,叫“天⾹”,通常要三天。
腊⽉三⼗
除⼣是指每年农历腊⽉的最后⼀天的晚上,它与正⽉初⼀⾸尾相连。“除⼣”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的意思是“⽉穷岁尽”,⼈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此⽽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要举⾏“⼤傩”的仪式,击⿎驱逐疫疠之⿁,称为“逐除”,后⼜称除⼣的前⼀天为⼩除,即⼩年夜;除⼣为⼤除,即⼤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专门管⿁,有他们守住门户,⼤⼩恶⿁不敢⼊门为害。唐代以后,⼜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张,后代常把⼀对门神画成⼀⽂⼀武。门神分三类:第⼀类是“⼤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门上,⾼约四五尺,宽约⼆三尺。第⼆类是“街门门神”,多贴⼩街门上,⾼约⼆尺,宽约⼀尺。这两种门神都是⼀
⿊脸⼀⽩脸两位尊神。⽩左⿊右,⽩善易,⿊狞恶,各⼿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有限,也是⿊⽩⼆神,但也有⿊⽩⼆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们以桃⽊刻⼈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上,再简化为在桃⽊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来源是春贴。古⼈在⽴春⽇多贴“宜春”⼆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副春联,以⽰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的颜⾊是红的,红⾊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都⽤红纸书写。但庙宇⽤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绿、黄三⾊,第⼀年⽤⽩纸,第⼆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红纸。因满族尚⽩,清宫廷春联⽤⽩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种古⽼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民⼤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
向⽂字发展,⽽年画依然沿着绘画⽅向发展。随着⽊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渐渐把财神请到家⾥,进⽽在⼀些年画作坊中产⽣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年画、以满⾜⼈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历和年画⼆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种新形式。这种合⼆⽽⼀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仙⼈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它,世家⼤族⽤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红纸长⼨余,是“⼩挂千”,为市肆所⽤。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样,有压胜的作⽤。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
灯时分⼊席,有的⼈家⼀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逝去的岁⽉含惜别留恋之情,⼜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是吃完年夜饭后,⼈⼈坐在桌旁不许⾛,等⼤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孙在新的⼀年⾥学习长进,好好做⼈。有的⼈家是⽗母在夜晚待⼦⼥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家是⼩孩⼦们齐集正厅,⾼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后伸⼿要红包。甚⽽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齐跑到床沿,⼤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家抢掠⼀空,才呼啸⽽散。⽼⼈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