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活动 认识二十四节气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图,完成1~3题。
1.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依据是( )
A.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B.月亮的周年视运动
C.北极星的周年视运动 D.地球的周年视运动
2.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温变化的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3.在下列各组节气中,郑州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立冬、立秋 B.雨水、处暑
C.清明、雨水 D.小满、大暑
用于指导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在民间流传至今。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4~6题。
4.北京周边地区,冬小麦生长周期一般在265天左右。根据节气图,当地小麦播种与收割时节
大致接近于( )
A.立秋 夏至 B.立秋 小满
C.秋分 芒种 D.秋分 立夏
5.某地6月7日左右开始收割小麦,日落时间与这一天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夏至 B.大雪 C.小暑 D.小满
6.与诗句“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中所描述的时间日出方位相同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C.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主要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黄经0°起,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见图)。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共12个;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共12个。“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统称二十四节气。读图,完成7~8题。
7.霜降大致对应的黄经度数是( )
A.60° B.240° C.150° D.210°
8.关于二十四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冬至”
B.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南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具有一样重要的指导意义
C.“大暑不热”的年份,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
D.二分、二至分别表示我国四季的开始
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
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完成9~10题。
校园局部平面图
二十四节气
9.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0.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下面左图为北京某校地理办公室,图中窗户朝南,窗外有1米多宽的屋檐。在此位置办公的老师发现一年中某些时段电脑屏幕反光极为强烈。下面右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电脑屏幕反光最强烈的时间往往出现在一天中的( )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以上都有可能
12.这一时段最可能为一年中的( )
A.小满至大暑 B.霜降至立春
C.处暑至寒露 D.雨水至谷雨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分布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下图最有可能表示秋分光照图的是( )
14.2021年11月9日到惊蛰节气地球公转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5.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清明节踏青插柳时地球公转位置大约在( )
A.D到A之间 B.A到B之间
C.B到C之间 D.C到D之间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15天)。据此完成16~17题。
16.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西安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两个节气是( )
A.惊蛰与清明 B.芒种与小暑
C.白露与寒露 D.大雪与小寒
17.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此后,我国华北地区(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B.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渐弱
C.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远
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自转变慢
18.二十四节气是根据视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中代表春分节气的字母及其日期。
(2)描述地球公转从图中B到C时段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读图,说出传统上我国划分四季开始的节气。
(4)从我国传统四季中任选一个季节,描述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5)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二十四节气,并在社交软件中纷纷转发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下图为某学生发的微信图片,请说出与此节气相关的谚语、习俗、诗词等内容。
单元活动 认识二十四节气
1~3.1.A 2.A 3.D 第1题,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第2题,二十四节气中小
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第3题,关于冬至或夏至对称的节气,太阳直射纬度相同,对一个地方来说昼夜变化一样。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可知,小满、大暑关于夏至对称,因此昼长相等。故选D项。
4~6.4.C 5.C 6.A 第4题,北京属于暖温带,冬小麦秋季播种,初夏收割,芒种是一年中收割小麦最忙的季节,再向前推265天左右是秋分,当地冬小麦播种与收割时节接近于秋分,芒种。第5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月7日距离夏至有15天的节气是小暑。第6题,与霜降时间日出方位相同的是以冬至为对称的节气,此节气为雨水,对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8.7.D 8.C 第7题,由材料可知,霜降是秋分后的第二个节气,位于秋分后30°,对应的黄经度数为210°。D项正确。第8题,“大暑不热”的年份,说明大暑时雨季已经来临,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故选C项。
9~10.9.C 10.A 第9题,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88°E,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两项;A市冬至日昼长=(14:08-10:00)×2=8小时16分,天津昼长9小时
左右(与北京相似),根据冬至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可知,A市的纬度较天津(39°N)高。因此,A市位于天津市西北。故选C项。第10题,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日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过程符合题意。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