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史料中探寻迎春(立春)民俗及风俗礼仪
早在春秋时期,立春就在人们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作为一个重要节气而出现。它是民间根据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而总结出来,并把它作为民俗活动开展起来。民俗和风俗礼仪具有一种相互传承,互相影响的关系。民俗最初是由民间约定的习俗,在约定成俗后,它逐渐被正规化,并登上大雅之堂,为官方所沿用。所以民俗就慢慢地演化成了风俗礼仪。它也作为统治阶级主持的一种行为表现出来。民间也有效法官方礼仪的一些形式。同时,它有时也以官方、民间共同活动作为表现形式。
1 有文献记载的迎春民俗、风俗礼仪的产生及相互关联
立春是二十节气之首,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占气的信仰。孔颖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若有云物变异,则是岁之妖祥既见,其事后必有验,书之者,为豫备故也。”[1]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在立春的民俗节气,登高观云、占卜测算已经作为一种风俗开始形成。
谈到立春风俗,由此引出了迎春礼。在先秦文献中,不乏立春节气时有关迎春礼的记载:分别是:《吕氏春秋?孟春纪》、《逸周书?月令解》、《礼记?月令》、《淮男子?时则训》。其中《礼记?月令》中这样描述:“孟春之月……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2]立春作为节气形成于周代,但是迎春礼的产生和正式举行是在东汉。在东汉的文献中出现了迎春礼仪的事实记述。它们分别是:王充的《论衡》、蔡邑的《月令章句》和高诱为《吕氏春秋》作的注。《后汉书?明帝纪》载,永平二年(59),“是岁,始迎气于五郊。”[3]东汉时期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立秋前十八日,在京城洛阳举行的迎接新的季节到来的仪式。也即“迎时气”。东汉时期的迎春礼俗具有两种形态,即在东郊举行的迎春礼和在城门外举行的树立土牛、耕人的仪式。迎春礼又由在都城洛阳举行的迎气和在其它在区举行的迎春组成。迎春礼的产生缘于两汉社会对《礼纪?月令》的高度重视。《礼纪?月令》在当时还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迎春礼产生的礼仪基础是西汉时期的郊祀礼。《后汉书?祭祀志》对《月令》和其他礼书在迎气礼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讲得相当明确:“迎时气”是“采元始中的故事,兆五郊于洛阳四方。”[4]迎春礼俗还吸收了民间习俗成分。即先秦时期的“傩”和“出土牛”的习俗。“傩”或称“大傩”。谯周《论语》注说:“傩,却之也。”大傩的主要目的在于驱逐瘟疫,迎春礼是东汉时期中央政府依照礼书制定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其包括立春迎气礼、进春礼和地方政府举行的迎春鞭礼及其相关礼俗。由于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迎春礼这种官方礼俗具有产生快捷、推行
迅速、覆盖面广,统一性强的特点。而民间习俗具有自发形成和缓慢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立春的民间习俗在东汉以前即已经出现,开始只是立春饮食、立春服饰。到了晋代以后才逐渐丰
富起来。而在唐代得到全面发展。官方的风俗礼仪对民间的风俗有着主导和推动作用。官方风俗礼仪的兴盛可以导致民间风俗的扩展。民间迎春实际上与官府的鞭春是一个共同的节日。立春之日,官府鞭春,官员与百姓都要参与,二者关系密切。立春的民间习俗以芒种的服饰和春牛的颜色为依据,撒痘的民间习俗以迎春游为前提。抢春的习俗以鞭春礼的实施为重要条件,民间馈赠小春牛,依官式五色装,或相献遗。可见官方的迎春礼仪对于民间习俗的重要影响。同时,民间习俗也对官方礼俗产生影响。并丰富官方礼俗的内容。立春饮食本来是民间习俗,官方的立春宴会吸收了民间春盘、春饼等食品才形成举春宴的礼俗。戴春花、春胜本来是南北朝时期的民间立春习俗,在唐宋时期进入官方礼俗,成为皇帝赏赐的节物。在清代迎春时,官员也要戴春花作为标志。有些地区,书写宜春和收藏牛土的习俗也进入了官方的礼仪。以上表明,官方礼俗不断吸收民间习俗的营养,丰富和扩展自身。并增强民众的认同感。民间习俗是官方礼俗的基础,如果官方礼俗不能和民间习俗相联系,官方礼俗就会失去民众参与和支持,就不会成为官民同庆的国家盛典。
2 《牡丹亭?劝农》等文献中迎春(立春)民俗和风俗礼仪的意蕴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亦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别号玉茗堂主人。临川人。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等。《牡丹亭?劝农》是汤显祖遂昌任上所作。汤显祖任职遂昌,劝农桑、立学校、颇有令誉,百姓为其建设生祠、汤公遗爱祠。他任上所作迎春劝农诗,描述了下乡、鞭牛、插花等情景和欢乐气氛。
今年班春好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迎门竞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两枝。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班春二首》)
仙县春来士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大有年(《丙申平昌戏春,晓云如金,有喜》)[5]。
旧时官吏常用在春季下乡以劝农,劝农原本是官员号令百姓开始春耕生产的一种仪式,这类官方的活动,逐渐与迎春、拜祭太皋、句芒、鞭春等礼俗结合在一起,以对农业生产的诉求为依托,发展成为对生产、生活、人口、田宅等方面的正面积极的追求和祈愿,成为吉祥喜庆的群众性活动。其场面十分热闹,具有祈福辟邪的含义。牧童在《牡丹亭?劝农》的唱词里提到了鞭春牛的古代迎春活动习俗。早在唐代后期周礼中立土牛,耕人的礼俗就逐渐演变为“春牛”和“鞭春人”,迎春礼演变为“鞭春”。即鞭打春牛。并由肃穆的迎春礼向喜庆的立春节日演化。更具民间性和世俗色彩。鞭春之后还产生了“抢春”的民间习俗。所谓“抢春”就是观看鞭春的民众在春牛被打碎之后争抢春
牛土,认为春牛可以为家庭带来吉祥。春牛身上落下的土块,和水涂大灶和牛棚,据说可以使六畜肥硕。把春牛肚子里流出的谷粒抢回来,放在自家的仓库里,预祝今年必然五谷丰登。“鞭春”被赋予吉祥的寓意。而春牛本身也成为吉祥物。鞭春牛的目地,一是祈求风调雨顺,农牧丰收。二是希望平安兴旺,驱傩辟邪。据民国铅印本吉林《海龙县志》载:“旧历每年立春前一日,地方官厅纸扎春牛一头…
…翌日,于立春时在署内以春鞭打春牛。谓之“打春”。并颂词曰:‘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大人连升三级,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收,六打合属官民人等一体鞭春。’”[6]这说明鞭春的动作包含着仪式的意义。春牛和牛鞭子做为鞭春牛的主要道具,也被赋予了驱邪迎祥的意义。鞭春之后,春牛、牛鞭子也做为吉祥的物品用以馈赠。《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熙朝乐事》记载杭州一带的立春礼仪:“鞭牛而碎之,随以彩鞭土牛分送上官乡达。”吴自牧《梦梁录》立春条:“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7]
赐花赏酒,官民同乐,是《牡丹亭?劝农》里的又一个主题。《古今图书集成》记录了晋惠帝让宫中的人插五色通草花……。《艺苑卮言》卷八记录了中宗赐花予武一平的事情。上风下俗,民间形成了作春盘、饮春酒、簪春花等节日习俗。这些节俗是《牡丹亭?劝农》里插花的来源。
3 迎春礼仪中的祭祀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