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

更新时间:2023-06-09 13:51:54 阅读: 评论:0

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
  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春分节气的风俗有放风筝、吃春菜、送春牛、粘雀子嘴、立蛋等。
  1、放风筝:春分期间,人们纷纷踏青春游,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
  2、吃春菜: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春天的蔬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之为“春碧蒿”。春分那天,大家都会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3、送春牛:春分有送春牛的习俗,春牛图实际送的是印上全年农历节气的二开红纸或黄纸,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就叫“春牛图”。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去送,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说得主人乐意给钱为止。
  4、粘雀子嘴:春分这一天有吃汤圆的习俗,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5、立蛋:春分立蛋是中国春分时的传统习俗,这个小游戏在中国已经玩了四千多年了,据说春分这天受地球引力影响,鸡蛋是最容易立起来的。
  春分的寓意
  春分简介:二十四节气之一
  春分和秋分、冬至、夏至并称为“两分两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四个最重要的标志性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时太阳行至黄经零度,正当二月中,因为中分春天为两半,得名叫春分。
  春分寓意:昼夜几乎相等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
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代表着什么
  第一,“春分”代表着昼夜平分。
  时令进入“春分”时,从天文科学知识方面来看,太阳的直射点转移到赤道上。从“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点向北半球继续北移,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短,而南半球各地的昼短夜长,“春分”就是一个临界点。“春分”是“立春”到“立夏”这三个月当中,平分了春季。我国劳动人民划分的一年四季,就以二十四节气中“四立”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为中点,即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所以,春季以“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所以说,“春分”就代表着平分的中点。
  第二,“春分”代表着气温的回升。
  “春分”这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冬日的寒意已经褪去,田地里庄稼从冬眠的睡梦中已经觉醒,田野间的植物都脱去枯黄的外衣,换上了绿装;动植物都探出了脑袋,享受春日的温暖;
而北方的人们,也开始脱去冬日的棉袄,穿上轻薄的春装,在田野里辛勤的劳作。从这个时开始,大地阳光明媚,春意融融,雨霁风光,万物竞生,正所谓“春色惹人醉,杨柳万千条”,这样的大好时节,哪个人不喜欢,又哪方土地不万物竞发呢?
  第三,“春分”代表着农忙的开始。
  “春分”节气的到来,农村的农活就要正式忙起来,大地回春,万物苏醒,麦子拔节,开始返青,田地里的野花竞相开放,杏花、梅李花、油菜花、桃花等都露出了美丽的脸颊,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蜜蜂们辛勤采蜜;苹果树花、梨花等都含苞待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农民们在地里开始劳作,有人给地里庄稼打药,有人锄果园杂草等,都在为庄稼良好成长耕作。农民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这说明春分对农民很重要的节气,春天播种希望的种子,在金秋就能收获。因此,春分的到来,就预示着农忙的春耕生产开始了。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13:5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89914223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春分   节气   春菜   开始   代表   万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