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烛之武退秦师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6-09 09:28:03 阅读: 评论:0

2 烛之武退秦师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记述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面临危险之时勇担重任,游说秦穆公,拆散秦、晋两国的联合,使郑国转危为安的故事。教材将本文列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以巧设任务群情境,将鉴赏人物个性语言以及高超的劝说艺术与文言运用相结合,探究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在阅读过程中,理清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对史实做深入思考,联系现实或多元化地理解古代文化经典。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等相关文言知识。
    2.进行文本细读,探究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左传》创作风格。
    3.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知识。
    2.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3.体会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在文本解读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任务:
    课前准备:《烛之武退秦师》的文言知识,包括词类活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在检查预习情况的环节中,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现象”知识点。
    (设计意图:夯实文言知识基础,疏通文言文意,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
    一、情境任务
    校文学社要举行“走进历史现场 解说历史故事”的文化活动,高一(2)班选择《烛之武退秦师》作为解说对象,请你为它写一篇解说词。
    (设计意图:以真实任务情境为依托,有效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明确历史事件,了解历史背景,体会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以及他的智慧和格局。情境任务的设计总领课堂的几个环节,由浅入深,逐一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任务分解
    ① 初读文本,完成表格,明确历史故事情节
    起  因
    人  物
    发  展
    结  局
    参考示例:
    起  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人  物 晋侯、秦伯、郑伯、佚之狐、烛之武
    发  展 烛之武夜缒而出舌退秦师
    结  局 秦伯乃还 晋侯亦去之
    (设计意图:本活动任务以初读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筛选关键信息,理清文章脉络,明确历史故事情节,解决写解说词的第一个问题。)
    ② 细读文本,紧扣话题,探讨历史人物形象
    话题一:烛之武靠什么说动秦伯?
    话题二:在烛之武劝说的过程中,揣摩秦伯的心理变化,为什么秦伯会答应退兵?
    参考示例:
    话题一:
    烛之武靠逻辑说动秦伯。
    退秦师的文段可以分为四层(坦言知之,动之以情;阐述利害,晓之以理;以利相诱,为秦着想;引史为例,巧设离间)。
    烛之武首先提出“郑既知亡矣”,坦白郑国处境,消除秦伯的戒心;“越国鄙远、亡郑陪邻”是从郑国灭亡对秦国不利的角度来阐述,“行李往来、共其乏困”是从舍郑对秦国有利的角度来阐述,阐明利益,为秦国着想;“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是从历史角度阐述晋国的本质,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提出秦伯最担心的问题。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烛之武靠诚恳的态度说动秦伯。
    “敢以烦执事”用谦虚的语气婉言郑国的处境,创造出和谐的谈话氛围;“也”“矣”“焉”“何”“唯”等语气词的使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处处尊重对方,该示弱的地方示弱,该商量的地方商量,给秦伯留下很好的印象。
    烛之武靠抓住对方的心理说动秦伯。
    烛之武点明利害,抓住秦伯趋利避害的心理特点,一害一利之间说明亡郑对秦国是有害处的,存郑对秦国是有好处的。他就是这样动之以情、许之以利、以史为例、晓之以理,说动了秦伯。
    话题二:
    “郑既知亡矣”                        秦伯放下戒备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君亦无所害。”  秦伯觉得在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之所知也。”  秦伯有所警觉
    “夫晋…… 唯君图之。”                秦伯下定决心
    秦伯由疑惑到半信半疑到对晋国不满再到下定决心,经过了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恰恰体现了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另外,从事件起因看,郑国和秦国没有直接的矛盾,从当时的地理位置看,秦国和郑国成为盟友更有利于秦国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秦伯最后的决定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
    (设计意图:由两个话题展开的讨论,既可以让学生欣赏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阐明说理的逻辑,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又能让学生赏析烛之武的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以及《左传》中简洁明快的艺术特色。同时也为写解说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③再读文本,质疑结局,探寻历史文化内核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结尾
    这个历史故事的结局可以改写吗?请分析晋侯这样选择的理由。
    补充资料: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管乎人情矣。                                        ——《礼记·乐记》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
    礼的中心内容和基本原则,是充分承认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亲疏、尊卑、长幼分异的合理性,认为这种分异就是理想的社会秩序,而为使这种秩序长存,就必须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历史的车轮驶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诸侯以图强争霸为能事,往往打着 “礼”的幌子或以维护 “礼”的名义,为本国争取更大的利益。所以,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涉及的 “礼”已与孔子所言之 “礼”有所不同,更多地成为诸侯肆意发动战争的借口。以晋攻打郑国的两个理由为例,一是指晋文公重耳当年流亡路过郑国时,没有受到郑国的礼遇; 二是郑国在依附楚或晋上态度暧昧。第一点是个人私怨,第二点关乎国家利益,两点都很难称得上是名正言顺的战争理由,更是违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第十六》) 这一准则的擅自行动。这一点,在 《孟子·尽心下》中说得很透彻: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从这个角度看,文本中所说的“礼”,听起来冠冕堂皇,实质上已经成为诸侯逐鹿天下的借口甚至遮羞布了。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史传文教学探索》
    参考示例:
    对战胜郑国没有把握,腹背受敌危害巨大;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隐忍不发,顾全大局。晋侯围郑理由是“郑以其无礼于晋”,他认为师出有名。而晋侯放弃围郑的最大理由是“秦伯乃还”,晋国大将主战攻打秦国,但是晋侯自己反思“不仁、不智、不武”,这是他以“礼”的名义暂时隐忍。
    (设计意图:历史事件的结局是前因和发展的必然走向,决定结局的因素很多,分析结局能引出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对传统文化内核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也是历史解说词的价值和意义。)
    三、成果呈现
    略
    结束语
    春秋是一个战乱纷纷、动乱的年代。各诸侯国为了获得自己最大利益,倚强凌弱。他们
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正如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而在这样的时代,烛之武是一位英雄,一位在危难之时心里有国家、拥有崇高的人格之美的英雄。我们通过还原历史现场解说历史事件,完成了一次文化的洗礼。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9:2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740831947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烛之武退秦师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烛之武退秦师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df

标签:历史   郑国   秦国   文言   任务   文本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