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笔记

更新时间:2023-06-09 08:43:02 阅读: 评论:0

实验中学2013级九上语文复习资料
《曹刿论战》笔记()
姓名:      班级:     
.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同代人)的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部书记叙了268年间的历史。特别长于记述战争,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
二.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课文理解:
1.本文有二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人物活动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事件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2.为什么不详写长勺之战的经过?
答:因为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决定的,本文重在以论战为重点,刻画曹刿的形象,所以,与论战无关的情节则一笔带过。
3.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①齐师伐我,公将战②肉食着鄙,未能远谋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7.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彼竭我盈
8.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9.本文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但题目为何为《曹刿论战》。
全篇以曹刿的言行为主组织记事材料,而记事的中心又落在曹刿的字和字上。
10彼竭我盈指的是什么时候?  齐人第三次击鼓进军后。鲁庄公第一次击鼓之时。
11.辙乱 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辙乱,是曹刿下车后仔细观察发现的。 旗靡,是曹刿登轼瞭望发现的。
12、归纳鲁军取胜的原因?
1、战前有很好的准备,在政治上取信于民,赢得人民支持。
2、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在齐军士气消失殆尽之时才发动进攻。
3、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才下令追击。
13、长勺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如何?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
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
14.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通过对比反衬出曹刿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
15、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
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三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做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
16、在第二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b.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
c.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7、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18、结构内容: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详)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略)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详)
四、课文小结:
1本文以人物的对话形式运用对比写法记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战争长勺之战 
2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靠的是曹刿的正确的军事理论: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战术上后发制人
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比喻趁着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干完。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之状。
再衰三竭:力量已经衰减耗尽。
五、理解性默写:
1、交待故事发生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
2、表明人民对这场战争态度的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曹刿请见的原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要原因)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4、表明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有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8、有利于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9辙乱旗靡是怎样发现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0、对三鼓作出精辟分析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2、文中表明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请见
13、本文的文眼(线索)是: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4、曹刿与鲁庄公谈话的中心是:何以战?
1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的作用是:⑴为下文写庄公的鄙作铺垫。⑵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6、第一段曹刿在与鲁庄公的对话中,表达出怎样的战略思想?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7、表现鲁庄公急躁冒进的词语:将鼓将驰
18、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词语:未可可矣
19、表现鲁庄公鄙陋的句子是: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⑵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⑶ 将鼓、将驰 ⑷公问其故
20故克之的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1彼竭我盈指的是什么时候?齐人三鼓,鲁军第一次击鼓之时。
22、第三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主要是军事方面的才能即 ⑴作战要善于把握战机,⑵注意详察敌情的观点。
23、第一段中表现了曹刿哪两个观点?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4、本文人物谁为主,谁为宾,采用了何种写法?人物性格特征是什么?
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深谋远虑    鲁庄公→急躁、冒进、目光短浅
25、本文阐述了怎样的战略战术原则?主要的原则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主要的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26、当前的伊拉克战争与长勺之战的相似点有哪些?
⑴都是强国对弱国的侵略。⑵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⑶都是取信于民,全民皆兵
27、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28、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请你举出历史上其他以少胜多的三个著名战例:赤壁之战、巨鹿之战、 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
29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那些作战的信息?
1)战争发生的时间(2)交战双方(3)战争的性质
30、在鲁庄公迎战齐军的三条理由中,曹刿最重视哪一条?为什么重视?
最重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因为他认为这是忠之属也——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曹刿论战》(二)
一、按原文填空
1、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3、 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4.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最佳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
5.本文以齐师败绩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二、阅读题
1、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绩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2、 “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
3、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4、 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5、 本文中想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时的过程,这么做目的是什么?
之所以详写曹刿论战前准备、掌握战机、详查敌情、战后论述战胜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是为了如突出曹刿这个在政治上有远谋的军事家的形象,强化中心。
6、 从战争阶段的角度看来,本文重点写的是: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7、 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且曹刿十分爱国,有责任心。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8:4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713821947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曹刿论战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曹刿论战笔记.pdf

标签:战争   鲁国   人民   战机   长勺   政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