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艺术
如何提高高中生史传文言文的情感体验
■廖小波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史传文在语课堂中地位慢慢上升,愈来愈受到重视和关注。尽管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课标理念中也提到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度重视分数,忽视了学习史传文的情感体验。
史传文本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学的主要阵地。在高中语文教材之中,关于史传的篇目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选自二十四史的篇目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项羽之死》《苏武传》《张衡传》等,选自其他史书的有《郑伯克段于鄢》《荆轲刺秦王》等,出自文人之手的有《方山子传》《大铁椎传》《种树郭橐驼传》等。这些优秀的文言传记作品,既有文学性,更有人文性,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在语文教学当中,恰当利用这些文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是语文教育的分内之事、应有之责。
一、提高学生对史传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首先,联系文本出处及时代背景,了解相应朝代的历史概况。
在高中阶段,无论是教材所选传记文言文文本,还是高考试卷选取的文言文文本,大多是出自历代正史,选文虽然大多讲的只是一人或一事,但这一人或一事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之相联系的历史背景还有很多。当我们阅读一篇史传文章时,如果对其中涉及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一定会影响我们对某些文本内容的理解,所谓“知人论世”大概就是指这个意思。比如我们在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如果对战国末期的历史概况缺乏了解,就会影响读者对文中秦赵关系的把握,进而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其次,联系传主经历及重大事件,了解古代典章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而古代中国的各项典章制度是这一概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史传文本当中包含大量的关于古代中国的行政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学制、司法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制度等典章制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文本载体。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所选出自《后汉书》的《张衡传》一文,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古代典章制度。“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一句涉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初”“永和四年”等句涉及古代纪年方式。在一篇文章中对以上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较为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高考对于古代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也主要集中在古代典章制度这一部分。如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考查“庙号”、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考查“陛下”、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考查“母忧”涉及古代礼制。
最后,联系传主生活实际,了解古人日常生活习俗。
有些历史传记为了突出人物形象,除了记载重大事件之外,还会记载一些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的记述,能够使今天的读者比较直观地了解古人的生活状况。如苏轼《方山子传》记载“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由此可见古代隐士的衣着特点。
二、学习史传文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文质兼美、余味无穷的史传中包含了丰富写作手法和叙事,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史传在塑造形象时善于运用“纵剖面”的写法,即在传主生活经历中选取几件重要事并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例如《廉颇蔺相列传》中就有明显的时间标志。在叙事上,史传文比较注重文章内容的前后照应。其中以《鸿门宴》为代表。
汉代以后的史传文开始有了固定文章结构。开头先是介绍主姓名籍贯,例如《苏武》中“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在传主的姓名籍贯介绍后,便会按照一定时间顺序记录人生经历大事件,具体事件中反映传主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最后大多都会讲到传主去世后的世人评价等相关方面。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史传文人物描写手法和叙事手法的独到之处。
三、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
我们学习传记文本,说到底还是要感受传主独特的精神品质,而这些独特的精神品质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文言文传记文本教学,教师不能止步于文意的疏通、事件的梳理,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传主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把文本所承载的精神内化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景仰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起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作用。
《荆轲刺秦王》中重义轻生、敢于反抗、勇于牺牲的侠义英雄荆轲,《苏武传》中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苏武,《方山子传》中装扮奇特、淡泊名利的隐者方山子,《五柳先生传》中清静淡雅而又卓然不群的高士五柳先生,《鸿门宴》中忠勇神武、足智多谋的虎将樊哙。这些传记名篇塑造的典型人物的独特精神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个个载体,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一个个真实具体的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的历史传记,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比其他任何
文体都要丰富。通过提高学生对史传文的阅读鉴赏能力、学习史传文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等方式,逐步提高高中生阅读史传文言文的情感体验。其实当我们面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宝藏,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一定会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