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论文分析

更新时间:2023-06-09 08:03:44 阅读: 评论:0

    浅析海明威小说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伯特·科恩的话语
摘要:《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一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因为社会的压迫和战争的破坏,对生活充满失望与悲观,对未来感到焦躁和迷惘。作品中又塑造了具有自制,自省,自尊的硬汉形象。本文想通过对伯特·科恩的话语进行分析,通过此揣测海明威“冰山理论”下,科恩的人物性格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引言: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文坛泰斗,他一生写了许多传世之作,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以及《老人与海》等。而且由于他晚年发表了《老人与海》等不朽之作,对世界文学主库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一生多彩多姿,就像他笔下醉汉,猎人勇敢的士兵,职业拳击手,斗牛士等。因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在大众眼中,海明威与其小说中的人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都是以作家的冒险经历的真实背景为基础的。这部小说也是如此,其中的西班牙之旅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海明威那段时间的经历,而部分人物原型也是来自真实生活。为此,海明威受到了许多人的崇拜,甚至被当做美国人所推崇的那种敢于冒险的大无畏精神和阳刚之气的化身。
翻阅已有的文学资料和报刊文章,发现有很多专家重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后期的作品分析海明威这几部小说中“硬汉”形象的人格魅力,还有一半是关注姜文的同名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即使有关注《太阳照常升起》的,有从女性主义,女性意识角度写阿什利·布莱特的,有从消费主义文化,狂欢角度写的,有从人类中心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写其悲剧性的,有分析主人公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小说重要的几个人物形象的蛮多,大多数是每个都点到一点,或者是分析杰克·巴恩斯的硬汉形象。几乎没有人单纯从语言这个小点出发,解读伯特·科恩。我觉得《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是蕴藏在语言对话中,加上我对犹太民族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想从伯特·科恩的角度来解读作品。
一.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
伯特·科恩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后来旅居巴黎,成为了一位在巴黎的外籍作家,但一直没有取得成就。小说一开头就介绍了这个人物:虽然不喜欢拳击且在拳击中受伤落下扁鼻子,但仍一心一意地学习着打拳,包括读书,以此来抵消他身为一个犹太人在普林斯顿感受到种族歧视。他父系是纽约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母系又很古老,所以在进入普林
斯顿之前,他没有自卑和怯懦,但在普林斯顿以及加利福利亚,巴黎,他其实还是要忍受一点作为犹太人痛苦的的自我意识。他会更加的介意别人的感受,比如第一章里,杰克在弗朗西斯和他都在的时候提到斯特拉斯堡的一位导游姑娘,科恩受弗朗西斯掌控,然后跟杰克暗示,之后又一直担心杰克生气和不断询问,道歉。
“别生气哦。”
“我不生气。桑利是个好地方,我们可以住大雄鹿饭店,到森林里远足,然后回家。”
“好,那挺好的。”
“好了,明天球场见。”我说。
“晚安,杰克。”他说,回头朝咖啡馆走去。
“你忘了买份报纸了。”我提醒他。
“提醒的是。”他跟我一起走到拐角的报亭。“你没生气吧,杰克?”他拿着报纸转身问我。
“我干嘛要生气?”
“网球场上见。”他说。
这一段体现了科恩在弗朗西斯的掌控下日子很不好过,而且他害怕把别人弄生气,其实事情很小,但他会很计较。
在第六章,在“圆亭”杰克,科恩和哈维·斯通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别人对他的态度
这在之后和迈克,布莱特,比尔他们一起时,其他人的言语中也可以体现这一点。
“嗨,罗伯特,”哈维说,“我才跟杰克说,你就是个白痴。”
“你什么意思?”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要是你无所不能,你想干嘛?”
科恩被阻止思考,然后说了想控制自己的技术再打一场橄榄球。
“我倒是看错你了嘛,”哈维说,你还不是个白痴。你只是个发育不良的病例。”
然后哈维之后又暗指科恩只会蛮力不够聪明。
杰克从旁观者角度说科恩爱上布莱特之后不再像以前意气风发,写作和打球都是,但讲话确是有主见了。弗朗西斯也跟杰克抱怨科恩想甩了她,不打算娶她。还当面揭短,说科恩和小秘书之前的事情,科恩一吵架就忍不住哭鼻子,“我已经当了他两年多的情妇了。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吧?而要是他娶了我,将他嘴边上整天挂着的诺言兑了现,那他所有的罗曼司也就玩完了。”
小说用了两页来写弗朗西斯的抱怨,杰克不明白为什么科恩脸色煞白还坐在那乖乖的听她发飙。体现了科恩一方面见异思迁,具有犹太人典型的固执,对生活抱有浪漫幻想。但也受弗朗西斯这种很凶的女人苛刻。
之后他追求勃瑞特,和她同去了圣塞瓦斯蒂安。但是勃瑞特不喜欢他,觉得他的生活观念是陈旧的、乏味的,虚妄的。
杰克,比尔,科恩在等从圣塞瓦斯蒂安来的迈克和布莱特时打赌等候时,科恩摆出的马忠高高在上的小腔调,还有那套又理发又洗头还把头发抹得油光水滑的小把戏
承了一大笔钱,生活得殷 。在潘普洛 ,他被同行的一群人所抛弃。他是一个懂浪漫的人,
策划他与布雷特在圣塞巴斯蒂安共度周末,但这件事安排得不是很好,他感到很遗憾,布雷特却没什么感觉,他也能够理解。但是当布雷特离开他以后,他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采取了顽固和暴力手段,没有了他那所
  三、《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硬汉表现——犍牛
  海明威在小说中详细地描写了潘普洛纳斗牛节的每一个细节,从公牛穿过街道跑向斗牛场,到斗牛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写得栩栩如生。海明威极力塑造了斗牛士的形象,从他们的勇敢中,海明威似乎看到了人生的真谛,从这里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之所在。
  被阉割的公牛被人们叫做犍牛,它们丧失了作为一头正常公牛的性能力,不再具备公牛的野性。杰克作为一个男人,战争让他失去了性器官,丧失了正常男人的性能力,同时也失去了男人的野性美。可以看出,杰克和犍牛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文学形象,但却有着相同的特点——雄性性器官的缺失。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曾四次称呼科恩为“犍牛”,这种言语反映了杰克的畸变心理,以己之短,应人之长,他在内心深处希望唯一的情敌和自己一样有身体的残缺,成为一头犍牛,以这种幻想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科恩并不是一头残缺的“犍牛”,而是一头真正的充满生命活力和野性的“公
牛”。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和公牛一样,具有野蛮的攻击性,绝不会任人欺侮,被别人拿来当做练拳沙袋。就像犍牛一样,杰克不仅在身体上性无能,甚至在和朋友和对手相处时,更是处处软弱可欺,不受尊重。
  杰克、科恩和博莱特这三个“公牛”式的男人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你争我夺,矛盾激烈到要决斗的地步。杰克就在这三个人中间进行调和,试图去缓解紧张的气氛,平息这些矛盾,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科恩和博莱特在面对矛盾时,表现得则和杰克完全不同。在小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科恩是一个拳击手,所以当他生气到忍无可忍之时对杰克这头“犍牛”狠狠地拳打脚踢来宣泄愤怒也就不足为奇了。勃莱特的内心充满了攻击的野性,他在看公牛出笼时,感觉自己化身为一头公牛,就像一个拳击手用左手和右手出拳一样用自己的角去攻击斗牛士。这两人都具有杰克所没有的强烈的攻击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杰克熟知法国和西班牙这样的天主教国家的宗教习俗, 是一个天主教徒,具有强烈的拯救众生的宗教情怀。
  当杰克缓解紧张气氛的努力宣告失败之后,他就自愿地像犍牛一样充当朋友们的“练拳的沙袋”。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如果杰克下意识地选择担任被阉割的“犍牛”这一角色,那么
在他的小圈子里这种“犍牛式”的言语表达方式也是杰克有意而为之。杰克表现出来的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犍牛式自我牺牲的行为,正是他最重要的行为风格之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的这种行为风格看成一个缺点,相反应该将之视为一个追求人际和谐相处的优点。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杰克的性无能使自己缺少某种威胁性,而这也正是他能使周围人保持平和的原因。他虽不能“医好”自己,但是却能“医好”别人的暴行。因此,他不是一个“无能”的人,相反,他在扮演着伟大的“救世主”的角色。
  总之,《太阳照常升起》的硬汉形象中存在着强大的张力,作品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性资源,也从宏观上反映了一战之后各协约国的社会状况,并由此衍生出对这样一群没有稳定收入的流浪者慷慨的消费行为的解释,进而进行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
有一个美国青年,名字叫做巴恩斯,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和他的朋友们厌恶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却找不到出路。巴恩斯和朋友们一起,在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了人类空前的自相残杀,发现战争远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等等,都是些骗人的东西。巴恩斯经过二十多年成长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以及理想的生活目标在这场战争中土崩
瓦解,而新的尚未建立起来。巴恩斯和周围大多数青年一样,用怀疑、否定的态度看待这场掠夺战争,他们憎恨、厌恶它,但又不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他们心灵空虚,无所适从,乃至消极遁世,放浪形骸……
与巴恩斯和他的朋友们相比,我们的成长简直散发着遥不可及的光芒。老狼、朴树用歌声吟唱青春,许多人都在用文字记录我们的成长。
而他们,也由海明威用一部《太阳照常升起》来描绘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与迷惘。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战以后,一批美国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一战以后一部分年轻知识分子对现实的绝望。女主人公勃瑞特是英国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中因脊柱受伤而失去了性爱能力。杰克和勃瑞特真心相爱,但无法结合。战争给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留下了创伤,他们对生活感到迷惘、厌倦。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在西班牙,勃瑞特拒绝了犹太青年罗伯特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勃瑞特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她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
在一起。小说还描写了
作者海明威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他就是那些青年当中的一员。有人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主人公有作者的影子。可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每一个大师不管写多少本书,故事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的人生。真实经历也好,从现实出发的想象也罢,每一个文字都是从作者的内心流出的。海明威所描述、记录的,是他眼中的时代,是他周围与他一样的年轻人的青春。
1924年夏天,在巴黎觥筹交错的酒吧里,海明威曾被一位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女士指着鼻头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有了自己的名字。(它不是一个有组织和共同纲领的文学团体,但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和民族,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后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献辞写在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作者是迷惘的一代,书中描写的是一群相同经历、迷惘的青年。阅读到某些段落,真的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如果我们读书之前不去想什么背景,主题或中心思想,我倒宁愿认为,这本小说就是海明威在纪念自己的青春。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8:03: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69024700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论文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论文分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战争   小说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