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写传统文化的好词佳句
1.描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
万斛珠光地涌莲。
九华灯炬云中挂;
五彩鳌山海上移。
三五星桥连月阙;
万千灯火彻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里;
十二都城锦绣中。
万户春灯报元夜;
一天瑞雪兆丰年。
万户管弦歌盛世;
满天焰火耀春光。
万里阳和春有脚;
一年光景月当头。
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万里河山铺锦绣;
满城笙管乐太平。
及时大放光明夜;
与物同游浩荡天。
飞龙舞凤成夜市;
击鼓踏歌皆春声。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风十二楼。
天空明月一轮满;
人醉春风万里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五夜星桥连月殿;
六街灯火步天台。
火树光腾城不夜;
银花焰吐景长春。
火树银花家家晓;
淑气鸿禧处处春。
光腾月殿流蟾魄;
花灿星桥吐凤文。
凤盘双阙壶天外;
鳌驾三山陆海中。
凤舒五彩龙衔烛;
鳌驾三山蜃结楼。
玉烛长调千门乐;
花灯遍照万户明。
2.描写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3.关于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稍微对传统文化投入些精力,便会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便会体会到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其中的好词好句更是数不胜数。下面我写出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并作简单分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 出处
该句出自《周易》,《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堪称中国文化之源。
2. 意义
人之所以能够进化的比其他生物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我们的先人看到了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学习,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相应于此,君子应像大地学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 哲学观
阴阳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哲学观,和马克思提出的矛盾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该句便蕴含了这一思想:天和地,一阴一阳;己和他,一阴一阳;行和势,一阴一阳
4. 思想之儒家
儒家倡导仁义,而该句中的“厚德载物”便是仁义的极高境界。
5. 思想之道家
道家主张自然,天和地便是最纯粹的自然,因此像天学、像地学
6. 思想之佛宗
佛宗推崇修炼, 而该句中的“自强不息”便是修炼之最好体现
4.传统文化好词好句好段
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
万斛珠光地涌莲。
九华灯炬云中挂;
五彩鳌山海上移。
三五星桥连月阙;
万千灯火彻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里;
十二都城锦绣中。
万户春灯报元夜;
一天瑞雪兆丰年。
万户管弦歌盛世;
满天焰火耀春光。
万里阳和春有脚;
一年光景月当头。
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太白清狂,好对金樽邀月饮;
更生勤读,自有藜杖照书来。
火树银花,今夜元宵竟不夜;
碧桃春水,洞天此处别有天。
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界;
银河有影,人醉春风十二楼。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龙烛凤灯,灼灼光开全盛世;
玉箫金管,雍雍齐唱太平春。
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
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
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光耀银花,一刻千金春对酒;
清传玉漏,五更三点月留人。
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
雨旸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古乐;
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
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
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
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希望能帮到你
5.描写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
6.关于传统文化的好词好句
过几日便是中秋了。今晚,月光如银,我独坐于阳台牵牛花花架下,一盏清茗,一册薄词。清辉似水,在我的衣衫上静静流泻……
不由想起家乡来了。
家乡的中秋是热闹的、恬适的。家家都要量一笸箩的新糯米,做“麻糍”。糯米蒸熟了,倒进竹篓里,当家的早歇了农活,在河塘边洗干净了泥脚,掮着糯米饭篓过来了。舂糯米团一般在晒谷场上进行。白天,白炽灯就拉起在屋檐下了,黄瓜架儿、晾衣杆儿,能架起的地方都拉上。蹲在角落睡大觉的石臼被搬出来了,木头楔子捣得香喷喷的糯米团,又滑又嫩。那捣楔子的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有身杆精瘦、面色红润得象虾子一样的老头。蹲在边上,手往石臼里捋着的是女人。女人的手臂上卷着袖子,不白,夏忙晒了一季,黑得油亮。油亮的手在白花花的糯米团上翻腾,象泥鳅一样润滑。男人的背脊光着,汗似水一般的淌,滑亮亮,清光光的一片。他们侧身一个马步,双手轮起楔子,前腿膝盖一伸一曲,脚板“哼哧哼哧”地踩着节奏,简直是翩然起舞。优美的“哼哧”声招徕许多看客。看客们三五成群,坐着、蹲着、靠着四周的矮墙垛。女人们拉家常,比谁的衣服料子鲜;男人们
话庄稼,比谁家的稻子收成好;孩子们不错过这个好机会,放着胆子追逐嬉戏。一家舂完了,早有下一家等在边上了。人们赞美男人的好筋骨,赞美女人糯米煮得香,赞美这家的黄瓜杈攀得高,赞美那家田里的晚谷苗儿下得早下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