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类试题汇编

更新时间:2023-06-09 06:09:21 阅读: 评论:0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类试题汇编
(2017 黑龙江龙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题。(共10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评分标准:(2分)内容体现爱国即可得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忧思之情。                                         
2.崔颢的《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出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与思乡、无奈之苦。
2017湖南娄底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答: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答:                                     
(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
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2)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
2017江苏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7.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6.阔”:传神地 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7.“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17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6.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3分)
7.“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
8.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3分)
答案:6.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3)
7.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2分)
8.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3分)
2017浙江温州)三、古诗文阅读
如梦令汉①上晚步[]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
【注释】①汉:汉水  ②霁(ji):雪后转晴
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宁静 的特点。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宁静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翻译:不知哪里传来船桨划水声音响起,惊起了水边的寒鹭.这样的美景难以画出来,只见雪后转晴的无数远山.暂且停留,暂且停留,数遍那溪水南面朦胧的树木.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3.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用景物描写衬托诗人远离世俗后闲适、自得、恬淡(
或悠然恬静)的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2分)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2分)
                                                                     
14.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
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1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1分)
2017海南)(二)古诗词阅读(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诗的第二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分)
答:         
8.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         
7.(2分)风飘絮雨打萍【评分标准:每空1分】
8.(3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评分标准:“经历”1分,“思想感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        --        --        --        ,这样就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2.“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         
4.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         
5.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答:         
1.平羌 清溪 渝州 三峡
2.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4月影映人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5(示例)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
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疾行。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3诗中的“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         
4这首诗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C 后两句不是直抒胸臆
2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体现了诗人与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①点明故人重逢的时令是暮春;②暗喻诗人衰病漂泊、人生落魄之悲;③隐喻国运衰微、盛时不再、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现实。
4用江南美景反村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抒发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6:0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6216170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类试题汇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类试题汇编.pdf

标签:诗人   表达   作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