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

更新时间:2023-06-09 02:45:42 阅读: 评论:0

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绝 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14.这首诗描写了春夏之交 的气候特点。(1分) 15.全诗调动多种感觉来描写时令特点,请作分析。(4分)
    16.分析第三句“怪来一夜蛙声歇”在诗中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14―10题.(8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仍怜
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
    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速自己离别蜀中。②海楼:海市蜃楼。
    14.李白与杜甫,世称 ,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1分) 15.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3分)
    16. 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4.这首诗歌的体裁是___ _。(1分) 15.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_。(3分)
    A.一、二句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1
    ①
    B.三、四句表达诗人因战乱不能重返故土,漂泊憔悴,只好老于绵江边的无限悲凉。 C.七、八句抒发了诗人听到战胜消息的喜悦及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D.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全诗诗意豪迈昂扬。 16.诗句“思家步月清宵立”与杜甫的《月夜》中的哪句诗在内容上相似?请写出该诗句并简要说说它们的相似点。(4分)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③渐相亲。
    [注]①边烽,指边境的烽火。②秦,指令陕西南部一带。③山村人家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
    14.从体裁来看,这是一首 诗。(1分) 15.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点题,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 B.颔联营造的境界幽深险僻,体现了贾岛诗歌的风格。
    C.颈联转写夜景,烽火点燃起来,表明这一地区不平安。 D.尾联写出了看到山村人家的桑柘树和袅袅炊烟的感受。 16.结合相关词句分析诗人心理变化的过程。(4分)
    (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16题。(8分)
    ①
    宿 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②。
    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②一枝安: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句。
    14.首联“ ”二字,是一诗之眼。(1分) 15.对这首唐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秋幕府井梧寒”,环境的“清”、“寒”,烘托了心境的悲凉。
    B.颔联听觉(“声”)与视觉(“色”)相结合,写清秋的寂寞萧条。
    C.风尘漫漫、关塞荒凉,自己却行路困难,只好“已忍伶俜十年事”。 D.前四句虽偏于叙景,而景中有情;后四句虽重在言情,而情触景生。 16.尾句化用了《庄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2
    ①
    ②
    六、阅读下而的诗词,完成14-16题。(8分)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①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却是妲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①词人托以“代人寄远”的形式,即借思妇想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思归之情。
    14.(1分)“词”又称 。 15.(3分)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片诉说了对远行在外的亲人当年不当别而别,如今当归而末归的思念盼归之情。
B.前三句把分别的时间、地点与气候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主人公无时无刻不在惦念家中的妻儿。
    C.下片抒发了本想对酒邀月以慰寂寥,不意反惹惆怅的情绪。
    D.最后一句,用双栖燕反衬单栖人,把月照梁上燕,看作是月中嫦娥只垂爱于成双成对的燕,而不顾怜空闺独守之人,构思新巧别致。
    16.(4分)有人说,词的上片借用了《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但推陈出新,更见精巧。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七)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4-16题。(8分)
    水调歌头 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①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②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
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璺汕可洌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③,挝鼓过银山。 ①人鬼:三门漳黄河河面有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 ②一峰:指黄河中的砥柱山。 ③骑鲸客:指李白。
    14.“水调歌头”是__ __名。(1分) 15.对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写景由近及远,一步步推现了画面主体,层次井然。 B.“瞰”字赋予黄河以人格化,并且回应首句。 C.以黄河之“怒”衬托砥柱山之“闲”,动静成趣。
    D.下阕以古典旧事;表达了词人昂扬奋发的气概。
    16.清代叶燮《原诗》中称此作品“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试就此赏析上阕。(4分)
    3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2:4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4994269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歌鉴赏专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歌鉴赏专题.pdf

标签:诗人   诗歌   表达   颔联   分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