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方式一 【实验导入】
图15-1-1
教师展示一束下端扯成丝状、有些向四周散开的塑料捆扎绳。问:“为了让散开的塑料捆扎绳聚拢到一起,直接用手捋一捋能不能达到目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回答。“事实会不会跟你想象的一样呢?”教师演示:如图15-1-1所示。
学生观察现象,验证自己给出答案的对错。教师操作,结果散开的塑料捆扎绳不仅没有聚拢到一起,反而向四周散开得更厉害,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教师追问:“怎么才能让它们聚拢到一起呢?”(引导学生得出:用干燥的手捋达不到目的,蘸水后再捋就可以了。)
导入语:怎样来解释上面的奇妙现象呢?同学们学习了本节的内容,谜底自然揭开!
方式二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怒发冲冠”。
图15-1-2
导入语:这是一种静电现象,“电”到底是什么,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为了揭开谜底,今天就让我们先从了解两种电荷开始。(板书课题:两种电荷)
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典型实例
①干燥多风的秋季,开门或取放物品时常会被“电”到。
②化纤布料的衣服特别容易“吸”土。
③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④科技馆里,站在绝缘台上的人用手触摸静电球时会“怒发冲冠”。
2.实验改进:验证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改进
改进一:用带电物体去靠近纸灰,效果更好。
改进二:把带电物体靠近用细线悬挂的小纸屑(如图15-1-3所示),效果不错。
图15-1-3
改进三:用带电体吸引细小水流。
方法:①选用输液器以获得细小水流;②将水染色,增强可视性。
优点: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很明显。
3.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的对比
图15-1-4
4.教学片断:讲解验电器的结构及原理
过渡:为判断一个小球是否带电,在实验室中只要用一种仪器就可以检验出来,这就是验电器,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结构。
图15-1-5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演示1:将未经摩擦的玻璃棒直接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的反应。
演示2: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反应。
演示3: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
鼓励:哪位同学能将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预设1:我发现摩擦过的玻璃棒能使金属箔张开。
预设2:我发现摩擦的程度不同,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不一样。
启发:金属箔张开说明了什么?
总结:两片金属箔带了电,说明电荷已经发生了转移。
问题:两片金属箔带电为何就会张开?
引导:因为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总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引导:如果电荷量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考点小说] 作为电学板块的知识基础,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以及检测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物体的导电能力等都是中考中考查频次较高的考点,大多以选择题呈现。
物体的导电能力及金属中的电流方向
[源起教材P34] 演示
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
1.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图15.1-4),观察A、B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
2.再次使A带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图15.1-5),观察A、B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与用橡胶棒的情况一样吗?
图15.1-4
图15.1-5
例1 [福州中考] 下列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钢尺 B.玻璃瓶 C.纸杯 D.橡皮擦
[答案] A
例2 [武汉中考] 如图15-1-6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5-1-6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正电荷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答案] B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一)、应用 :
1.静电喷涂 给物质微粒带上电以后,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绘喷出的雾状油漆带上电,让它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喷涂物件。
2.静电植绒 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
3.静电除尘、 吸尘给烟囱或空气中尘埃带上电。让它飞向一定的地方,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吸起地面、衣物上的灰尘。
4.静电复印 利用正、负电荷能相互吸引的原理,使带静电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时,按影像使局部电荷随光线强弱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
5静电贴画 市场上有一类可以利用静电现象随意张贴而不用担心留下痕迹的的贴画。
6.“粘”气球:在头上、身上摩擦过的气球可以随心所欲站“粘”在墙上、玻璃窗上。
(二)、 防护 :
静电危害的防止,典型举例
①飞机机翼的尾部有若干用来释放因机体与空气摩擦而产生静电的金属尖状物。
②高压输电塔最高处的两根电线不是用来输电的,而是用来避雷的!
③楼顶四周边缘都有钢筋焊接的避雷线!以免遭雷击
④油罐车尾拖一条铁链 ,避免行驶中的油与罐壁摩擦起电,一旦放电而会发生的危险。
⑤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保护建筑物雷雨天免遭雷击。
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2. 爱好物理的康康同学发现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
A.荧光屏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屋子里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3. 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断定( )
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4. 物理老师上课时,每次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奇思妙想环节,张浩就是被物理老师的这个奇思妙想环节深深吸引.今天的奇思妙想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快乐呢?上课时老师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图片,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张浩很快就画出了中间乙球上电荷最合理的分布图,则张浩画出的答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