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三优质作业 电荷

更新时间:2023-06-09 01:25:33 阅读: 评论:0

9.1 电荷
一、选择题
1.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2.4×10-19C B.-6.4×10-20C C.-1.9×10-19C D.4.0×10-17C
2.下列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摩擦起电说明了电荷可以创生D.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3.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
B.元电荷是指的1C电荷量
C.电荷量很小的电荷就是元电荷
D.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4.人站在绝缘板上,手扶着起电机,头发会竖起来并散开,其原因是头发带了同种电荷并相互排斥的结果,则头发带电的方式属于()
A.摩擦起电
B.接触起电
C.感应起电
D.以上方式都不属于
5.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M、N,带电量分别为4q和2q。两球接触后分开,M、N的带电量分别为()
A.3q,3q B.2q,4q C.2q,4q D.q,q
6.如图所示,均不带电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空气中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B.空气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C.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D.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
7.图示是“静电章鱼”实验。该实验具体做法:分别使塑料丝和塑料管带电,然后将塑料丝抛向空中,塑料管放在其下方,此时塑料丝悬在空中,状似“章鱼”。由此可判断塑料丝和塑料管()
A.均带正电B.带同种电荷C.均带负电D.带异种电荷
8.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三者均有绝缘支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则A、B均不带电
B.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则A带负电,B带正电
C.导体A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的右端感应出正电荷,但正、负电荷不一定等量
D.导体A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的右端感应出等量的正电荷
9.如图所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但两者不接触。通过观察发现指针发生了偏转。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金属球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B.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C.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金属球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10.有一个质量很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先互相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
B.接触前,A、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A球一定不带任何电荷
D.接触后,A、B一定带异种电荷
11.A和B是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A带1.6×10-10C的正电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摩擦前,A和B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B
C.摩擦后,B一定带1.6×10-10C的负电荷
D.摩擦过程中,A失去1.6×10-10个电子
12.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Q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A>Q B
B.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 A<Q B
C.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A=Q B
D.不管沿a、b、d哪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A=Q B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1:25: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45133194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三优质作业 电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三优质作业 电荷.pdf

上一篇:电化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电荷   带电   正电   绝缘   导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