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学 科_________ 年 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 平 台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 |
1. 通过万有引力和库仑定律的对比,加强直观教学,理解库仑定律的公式及规律 2. 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库仑定律的有效记忆 3. 通过视觉对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观察对比、求异创新的能力,为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基础铺垫 | |
(25分钟) 1.库仑定律(知识点名称) | |
文字、题、图片、公式、图像、手绘(旧知识展示),正方形图片1张,右侧;文字不少于6行,左侧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正 电荷和 负 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正 电,获得电子的带 负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反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部分电荷 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创造 ,也不能 消失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保持不变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密里根 用实验测得的. 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电子的比荷为.1.点电荷:无大小、无形状、且有电荷量的一个点叫 点电荷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6.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 乘积 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 平方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连线上 . 7.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 ; 其中q、q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表示它们的距离,k为比例系数,也叫静电力常量,k = 9.0×10N m/C. 8.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问题中,只有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自身的线度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方可视为点电荷.一个带电体能否被视为点电荷,取决于自身的几何形状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的比较,与带电体的大小无关. 9.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真空中(干燥的空气也可)的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也可适用于两个均匀带电的介质球,不能用于不能视为点电荷的两个导体球. | |
老师标注出关键词,包括:数字字母、公式等,可以用彩色、特殊符号,或将关键词放大等。 | |
2.知识对比 | |
9对比项至少两个维度。 | |
(15分钟) 至少有一道涉及知识间对比的题目。 | ||
例1:关于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力和万有引力都需要通过直接接触才能引起 B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分别只适用于点电荷之间和质点之间 C带电体都有质量,因此它们之间除了静电力外,还存在万有引力 D氢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只存在静电力,不存在万有引力 | 解题思路:(用对比的思路来提示) 万有引力与库仑定律的异同。 | |
例2: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理想化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例3:半径为r的两个相同金属球,两球心相距为L (L=3r),它们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F A.带同种电荷时,F< B.带异种电荷时,F > C.不论带何种电荷,F = D.以上各项均不正确 例4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F1 B.F2 C.F3 D.F4 例5 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可看作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和m,带电荷量分别是q和q,用绝缘线悬挂后,因静电力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与铅垂线方向成夹角θ和θ,且两球同处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若θ=θ,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q一定等于q B.一定满足q/ m=q/ m C.m一定等于m D.必须同时满足q=q, m= m | 解题思路:(用对比的思路来提示) 质点和点电荷的异同。 解题思路:(用对比的思路来提示) 金属球是否能够等效成点电荷。 解题思路:(用对比的思路来提示) 类比于受力分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解题思路:(用对比的思路来提示) 库仑力的相互作用以及受力分析。 | |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1:1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444031944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10一对一讲义带习题A4-高中物理选修3-1-库伦定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10一对一讲义带习题A4-高中物理选修3-1-库伦定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