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要有宽广的心胸,且善于求同存异

更新时间:2023-06-09 00:42:37 阅读:4 评论:0

为人处世,要有宽广的心胸,且善于求同存异
人们常说,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也就是说,为人处世,不但要具有宽广的心胸,而且还要善于求同存异,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要处变而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以宽容对待狭隘,以礼貌谦恭对待冷嘲热讽,这是处世理应具备的雅量。对别人的挑衅,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忍耐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欺,而是委曲求全以便我行我素,如果你没有精力去应付,你可以对之采取冷战策略。当然这需要极高的处世功底,也要有极大的心胸才行。在矛盾面前,如果能有较大的气量,以谅解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会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改变对方的态度,使矛盾缓和。
战国时“将相和”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假如蔺相如发现廉颇羞辱自己以后,马上针锋相对,怒目相向,就会使彼此的矛盾空前激化,不但他本人失去一位忠实的朋友,而且将会给整个赵国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国时期,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关系僵化。周瑜不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周瑜不抱成见,对程普非常宽容。日子长久了,程普了解了周瑜的为人,终于受到感动,体会到和周瑜交往,就像喝了又浓又醇的美酒,会“自醉”一般。
大度待人是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化解矛盾和冲突的一剂良药。气量如海,大度待人,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威信。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每个人都需要威信和影响力。没有威信和影响力,领导者不足以统驭下属,教师不能教好学生,商人卖不出货物,农民种不好自己的土地。那么,怎样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呢?其办法和途径有多条,然而气量如海,大度待人就是其中之一。大度待人,对那些错误地对待自己,有愧于己的人不计前嫌,热情对待,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而且反过来会激发对方的感激心理,使其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帮忙做事。
在待人处世中,有许多事情,你非要去较真,就会徒生烦恼,相反,你如果装痴作聋,来他个“难得糊涂”、“顺其自然”,也许往往会有更好的结果。
古人说得好,叫做:“不痴不聋,不为家翁。”。意思是说,作为家中的父母或公婆,对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的若干私事,应当少问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常装装糊涂,家中自会少生许多矛盾,当长辈的也就减少许多烦恼。
郭子仪是唐肃宗时的老臣,在平定安史之乱,抵抗吐蕃入侵,功勋显赫,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这小两
口都自恃有老子做后台,互相不服气,因此免不了口角。有一天,小两口因为一点小事拌起嘴来,郭暧看见妻子摆出一副公主的臭架子,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便愤愤不平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仗着你老子是皇上!实话告诉你吧,你老子的江山还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的,我父亲因为瞧不上皇上的位子,所以才没有当这个皇帝。”在封建时代,皇上至高无上,任何人想当皇上,都是大逆不道,就可能遭满门抄斩的大祸。公主听到郭暧竟敢口出狂言,感到一下子找到了出气的机会和把柄,马上回到宫中,向唐代宗汇报了丈夫刚才这番近似图谋造反的话。她满以为皇父肯定会重惩郭暧替自己出气。谁知,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汇报却不动声色地说:“你还是个孩子,有许多事还不懂得。我告诉你吧,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也早就不是咱们李家所有了。”并且唐代宗对女儿劝慰一番,叫她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话,乱扣“谋反”的大帽子,小两口要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在唐代宗的劝解下,公主消了气,乖乖地回到了郭家。郭子仪知道这件事后,几乎吓得半死,他觉得小两口吵嘴不要紧,可儿子口出狂言近似谋反,这着实令他恼火万分。郭子仪即刻令人把郭暧捆绑起来,并迅速到宫中面见皇上,要求皇上严厉惩治。可是,唐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还劝慰说:“小两口吵嘴,话说得过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太认真了。不是
有句俗话嘛:‘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们在闺房里讲的话,怎好当起真来?咱们做老人的听了,就把自己当成聋子和傻子,装作没听见就行了。”听到唐代宗这番合情入理的话,郭子仪的心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顿时感到轻松,一场有可能是天塌地陷的大祸化作芥蒂小事,郭子仪一家的感激自然不必说了。虽然如此,为了教训郭暧的胡说八道,回到家后,郭子仪还是将儿子重打了几十杖。小两口关起门吵架斗嘴,在气头上什么激烈的言辞都可能冒出来,如果句句较真,家里将永无宁日。唐代宗用“老人应当装聋作哑”来对待小夫妻吵嘴,不因女婿讲了一句近似谋反的话而无限上纲,化灾祸为欢乐,使小两口重归于好。
如果说唐代宗的糊涂比聪明好的话,那么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在爱妾被人调戏的情况下,竟然也能假装糊涂,不追究犯上者的罪,遮掩了这位风流将军的罪过,则更是大度为人处世的例子。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欢庆胜利,名曰“太平宴”。酒宴开始,楚庄王兴致很高,说:“我已经六年没有击鼓欢乐了,今日平定奸臣作乱,破例大家欢乐一天,朝中文武官员,都来就宴共同畅饮。”于是,满朝文武,
与楚庄王欢歌达旦。天黑之后,庄王仍然兴致不减,令人点起蜡烛,继续欢乐,并要宠妾许姬前来祝酒助兴。忽然一阵大风吹过,将灯烛吹灭。这时,有一人见许姬长得美貌,加之饮酒过度,难以自控,便乘黑灯瞎火之际,仗着酒意暗中拉住了许姬的衣袖。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许姬取缨在手,连忙告诉楚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乘烛灭欲行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衣冠禽兽干的。谁知楚庄王听后,却对许姬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要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楚庄王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命令左右正准备掌灯的人说:“不要点烛,我今天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那我就要处罚他!”众人一听,齐声称好,等群臣都扯掉了系缨之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不声不响地把那个胆大妄为的人隐瞒了过去。
散席之后,许姬仍然愤愤不平地问楚庄王:“男女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况且我是大王您的人。您让我给诸臣敬酒,是对他们的恩典,有人竟敢当着您的面调戏我,就是对大王您的侮辱,您不但不查不问,反而替坏人打掩护,这怎么能肃上下之礼,正男女之别呢? 楚庄王笑着说:“这你妇道人家就不懂了。你想想看,今天是我请百官来饮酒,大家从白天喝到晚上,大多带有几分醉意。酒醉出现狂态,不足为怪。我如果按照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
一会损害你的名节,二会破坏酒宴欢乐气氛,三也会损我一员大将。现在我对他宽大为怀,日后,他必定知恩图报,于国于家于我于他都是有利的事情啊。”
许姬听了楚庄王的一番话,十分佩服。从此,后人就把这个宴会叫做“绝缨会”。七年之后,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后续部队兵不血刃杀到郑都,这使得楚庄王非常高兴,称赞说:“老将军老当益壮,进军如此迅猛,真是大长我军威风,为楚国立下大功啊!”襄老答道:“这哪里是老臣的功劳?都是老臣副将唐狡的战功啊。”于是,庄王下令召来唐狡,准备给他重赏,谁知唐狡却答道:“为臣受大王恩赏已很多,战死亦不足回报,哪里还敢受赏呢?”庄王很奇怪,以前并没赏赐他,何以如此说呢?唐狡接着说道:“我就是‘绝缨会’上拉了许姬袖子的人,大王不处置小臣,使臣不敢不以死相报。”楚庄王感叹地说:“如果当初明烛治他的罪,怎么会有今天效力杀敌的猛士啊!
假若楚庄王当初明烛治唐狡的罪,显然不会有效力杀敌的猛士出现在战场上。
其实,要做到有度量,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捐弃个人私欲,不能为自己的一时、一己之私而去斗去夺,与人闹得面红耳赤;其次,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
他人,同样,像“报复之心”,“妒嫉之念”这类私心大发作的东西更不能存在。
同时,能够做到有度量,还要有点忍让精神。比如,你无缘无故受到冤屈时,只要不是恶意中伤,都应忍耐下去,应主动地“礼让三先”,从自身找原因。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只要交际者充分认识大度待人的意义和价值,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日积月累,不断培养锻炼,就将会修炼出容人雅量,宽广胸怀。
总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豁达大度,气量如海,不要轻易播下仇恨的种子。气量如海,大度待人,对处世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何忍让和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人的一生常常会碰到个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或有意或无意的伤害。这就需要宽容和忍让,即使是感情无法控制时,也要紧闭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大脑,忍一忍就能抵御急躁和鲁莽,控制冲动的行为。如果再能找出一条平衡自己心理的理由,说服自己,那就能把忍让的痛苦化解,产生出宽容和大度来。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0:4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42556222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为人处世,要有宽广的心胸,且善于求同存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为人处世,要有宽广的心胸,且善于求同存异.pdf

标签:没有   待人   大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