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6.05.21
∙【字 号】京教基[2006]9号
∙【施行日期】2006.05.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中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
(京教基[2006]9号)
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的精神,坚持教育创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以及《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的要求,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从本区县的实际出发,制定本区县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或具体实施办法,并按照以下意见组织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对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的正确评价。初中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切实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不仅对初中,而且对小学和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对学生全面素质做出客观评价创造条件;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使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明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方向,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可检验自己是否树立了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更重要的是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可以吸取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经验,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从而树立和巩固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正确教育观念,为专业成长奠定理论基础。
教师专业成长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教育教学能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学生每项指标的评价结果都是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反映,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缩短评价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就是在研究解决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每缩短一个差距就是解决一个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使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一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过程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
(三)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监控初中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初中教育质量的全面评价,评价结果是初中教育质量状况的反映,它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监控初中教育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学校通过分析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针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调控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向、工作目标和力度;教师通过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保障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区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分析本区县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针对本区县初中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比较宏观的角度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保障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分析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针对影响全市初中教
育质量主要问题,从更宏观的角度,通过政策、资金和行政干预等手段进行调控,从而保障全市初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把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等五个方面。评价内容因注意全面性,即指评价内容应包含国家对于初中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从中选择一些反映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本质特征的基本内容进行评价。同时,确定评价内容还要考虑到各区县的实际情况从而保证评价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力求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状况
评价结果能否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状况的关键环节,一是评价标准的准确性;二是评价信息的有效性;三是评价主体的评价素养;四是加强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的交流与协商。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对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必须有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作保障,为此要建立以下工作机制和制度。
(一)建立区县和学校组织、领导与管理机制
1.各区县应成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本区县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依据市里的要求和本区县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操作办法,或制定本区县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区县应对学校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接受投诉和举报,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2.学校应成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应具有广泛代表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操作程序。对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内各班级评价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建立形成性评价制度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的自然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评价;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就必须在充分肯定学生优势的同时明确指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因此,按规范化程序进行的形成性评价最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初中各年级历次形成性评价结果,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轨迹,为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客观依据,是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