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1、帕累托效率: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成员福利增加,而不使任何一个成员福利下降,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一个有效率的经济是不存在上述变动的经济,或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变动都已经发生了的经济。
帕累托改善: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在使某个人处境变好的同时却不导致任何其他人处境变差,则此时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
帕累托最优: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当重新配置资源的结果不可能在不使他人处境变差的同时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则此时的社会资源配置处于最佳效率状态中。
卡尔多改善: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率得到改善。
2、社会福利与公平的四种价值判断:
第一,功利主义标准,是边沁提出的。他认为整个社会的福利是每个人效用之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也就是总福利最大化和平均福利最大化。边沁假定,社会中每个人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用曲线,且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样,富人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收入所带来的效用低于穷人,从总福利提高的角度看,富人应该
把边际效用较低的收入转移给穷人,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同时指出,具有同样边际效用曲线的收入应该是相同的,即相应的公平含义应该为“平均主义”。
第二,罗尔斯标准。一个社会公平状况,取决于这个社会中处境最差的那个人。罗尔斯标准要求政府干预,帮助社会中处境最差的那个人。这种标准基于“无知面纱”的假设,即每个人都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每个人均有可能在未来处境变差,这样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未来所选择的公平标准应该就是这个标准。
第三,机会角度。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如果是在机会公平的前提之下实现的,那么结果就是合理的。但是因为每一个结果都是新的机会的开始,机会公平和结果公
平之间势必存在矛盾。
第四,社会福利函数的角度。从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还必须结合公平准则来进行考虑。所以在得出契约线之后,还需引入社会福利函数,构建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因此总效用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才既符合效率条件,又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社会公平准则的要求,该切点就是极乐点。
3、公共部门经济作用:
第一,资源配置。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作用,就是要克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首先要促进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进行有效配置;其次,促进资源在公共部门内部进行有效的配置,配置到能给公众带来最大福利的地方。现实中,公共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可通过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判定。①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存在所带来的“搭便车”的问题,表明私人部门无法充分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②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效。③自然垄断④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些可以通过市场得到解决。
第二,收入分配。公共部门在收入分配中的经济作用,是指公共部门按照社会认可的公平标准,通过公共支出、公共收入或公共规制等方式对收入、财富以及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以实现社会对公平标准的要求。
第三,经济稳定。公共部门的经济稳定作用,是指公共部门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这些目标。
4、庇古模型:庇古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运用功利主义的方法,假定每个人都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受益;公共产品的提供支付成本即交纳税收;纳税会给纳税人带来负效用。庇古把税收产生的负效用,定义为放弃私人产品消费的机会成本。他认为,公共产品应该持续提供到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正边际社会效用等于为最后一元公共产品而纳税的负边际效用相等时。
5.囚徒困境模型:假设有两个合谋犯案的人A和B被抓后,分别关在两个不能串供的牢房里,并由警察分别对他们做出承诺:“如果你坦白罪行,就会被马上释放,而另一个人将会被处以10年监禁。”“如果他也坦白,那么你们将各自被判8年。”“如果你们都不坦白,那么你们将各被判1年。”
囚犯B
抵赖坦白
囚犯A
坦白
囚犯A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选择坦白,假设B抵赖,如果A同样也抵赖,则A将被判1年,如果A坦白,则A将马上被释放,因此A理应选择坦白;假设B坦白,那么A也只能选择坦白,因为选择坦白只要被关8年,而抵赖则会被关10年。同理,囚犯B在任何情况下也都会选择坦白。
6. 多数同意规则的特点:①部分人利益受损;②“多数人专政”现象;③少数人不热心参与;④相对容易作出决策;⑤可能的多种选择结果;⑥无法表达个人选择的偏好程度;⑦可能存在投票交易。
7.单峰定理:把一个人的偏好曲线中,比所有邻近点都高的点定义为“峰”,如果某投票人偏离他最中意的选择,不论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效用都下降,那么该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一般地说,如果所有选民的偏好都是单峰的,那么投票悖论就不会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单峰定理。
8.中间人投票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人同意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的方案获胜。
9.公共支出分类,按政府职能分类,也就是按政府支出的费用类别分类。它可以
分为投资性支出、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各类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10.公共支出演变的理论分析:
①.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认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增长了。
②.时间型态模型:又称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科克和怀斯曼在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支出演变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如战争、经济大危机或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当“剧变”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上,而是会有所增加,是在新的水平线上进行新一轮的渐进上升。
③“发展型”增长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公共部门的投资在整个国家经济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为社会提供了诸如治安、道路、交通、教育和卫生等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级阶段后,政府继续进行公共部门投资,而此时的公共部门投资已经开始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另外马斯格雷夫认为当总投资占GNP的比重增加时,公共部门投资占GNP的比重却下降了,罗斯托认为一旦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主要目的将会由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教育、卫生和福利服务的支出。
④.非均衡增长模型(鲍莫尔模型):鲍莫尔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做出解释。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和生产率提高缓慢两大类别,前者被称为进步部门,后者被称为非进步部门。两个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的作用不同,在进步部门,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在非进步部门,劳动起着决定作用。假设两个部门工资水平相同,且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由于劳动密集的公共部门是非进步部门,而该部门的工资率与进步部门的工资率呈同
方向等速度变化,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换言之,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11.购买性支出的分类:
行政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支出(教育支出、科研支出)、公共投资支出。
12.商品税:也称流转税,是指对商品的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提供个人和企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课征的各税种的统称。
13.营业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以及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14.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5.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在向国内外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通过借贷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资金的行为。
16.我国现在征收的税种有18个,分为四类:
停征税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①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关税
②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③财产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④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筵席税、车辆购置税
17.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8.增值税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