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朝阳初二(下)期末
语文(选用)
2020.7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在线学习期间,同学们开展“云上雅集”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阅读文段,完成(1)(2)题。(共4分)
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___①___(根基/基因),时常唤醒我们心底最亲切温暖的文化记忆。
回忆过往,我们在“校园稚集”以计会友的情景___②___历历在目/川流不息)。同学们吟风弄月,研墨抚琴,品茗对弈,与古人一样以诗和歌,书画相伴。今天,你我在云端,打破时间、空间的藩篱,以网络为纽带,以诗词书画为载体,吟诵江山多娇,感受风云变___③___,感怀家国深情。
云上雅集,等你来!
(1)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根基②历历在目
B.①基因②历历在目
C.①根基②川流不息
D.①基因②川流不息
(2)给加点字注音和在横线③处选填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和(hé)③换
B.和(hé)③幻
C.和(hè)③换
D.和(hè)③幻
2.同学们在云端以诗会友,感悟诗意人生。阅读文段,完成(1)-(4)题。(共12分)
《诗经》中,“关关雎鸠,__①__”“__②__,白露为霜”以景起兴,引出对心上人的追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③__,___④___”告诉我们真挚的友谊不会被时空阻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梅和竹被赋予人的气节。“___⑤___,___⑥___”中,浮云与落日寄托了李白对友人
的不舍依恋。还有那“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还乡之喜,“磨损胸中万古刀”的不平之怒,“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之哀,“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游春之乐....诗词,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请依据上下文,在文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诗句。(6分)
①__________(《诗经·周南》)(1分)
②__________(《诗经·秦风》)(1分)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分)
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2分)
(2)关于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杜甫
B.李白
C.陆游
D.白居易
(3)2018年《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曲《无衣》激荡人心。疫情期间,《无衣》中的诗句“岂白无衣?与子同
袍"火遍全网。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出自《诗经·秦风》。这句诗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有衣裳,我与你同穿战袍”。图2中两位医护工作者正在帮助对方穿戴防护服。请结合网图内容,说说图2中人们借用"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仿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有位同学写下了诵读诗词的感受,请你运用相同的修辞,仿写一个句
子。(2分)
例句:诗词是一粒种子,种下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
3.书画会友,笔墨传情。同学们在悠扬的古琴声中,书法名篇,赏水墨丹青,云端切磋棋艺。请参与活动,完成
(1)(2)题。(共4分)
(1)中国书法是一门有着数年历史的古老艺术。下面对几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曹全碑》曹全书
《前赤壁赋》祝允明书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书
《洛神赋》王献之书
A.《曹全碑》的字体属于篆书,结体扁平匀称,笔力雄健,秀润典雅。
B.《前赤壁赋》的字体属于草书,大小粗细,各尽其势,一气呵成。
C.《黄州寒食诗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笔酣墨饱,飞扬飘洒,富有意趣。
D.《洛神赋》的字体属于楷书,方正简净,遒劲挺拔,明快而不失庄重。
(2)在活动中,同学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道出自己对琴棋书画的认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悠远的古琴声中,奏出知音相的欣然,让烦恼尽消,让身心静谧。
B.小小棋盘上也有惊心动魄的对决,棋于要观察,要思量,方能准确判断。
C.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现宝,小小一支毛笔,就能演绎出万千变化。
D.品鉴中国,不仅要看笔墨技法、构图布局,更要关注画作的意境神韵。
4.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写下感言,语段中有一句话表达欠妥,请找出并修改。(2分)
①参加“云上雅集”活动,我发现了诗歌被赋予的新的时代意义。②再次读起“不教胡马度阴山”,我眼前浮现的
是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的坚定身影。③成也从无数逆行英雄的故事中,读懂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果敢与担当。①这些细腻婉约的诗词给予了我直抵内心的精神力量。
句子: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修改: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3分)
(一)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完成5-6题。(共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甲】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两首诗中的描写都十分精彩。请选择一处画线句,结合诗作内容进行分析。(2
分)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
如何表达这种情怀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小石漂记》,完成7-9题。(共7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中】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乙】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鸣珮环竹树环合循环往复
B.可百许头可歌可泣势不可当
C.不可久居居高临下居心叵测
D.记之而去委而去之扬长而去
8.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翻译: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理解:作者听到动听的水声,内心欢快,但被竹林阻隔,于是伐竹取道而往。
【乙】其岸势大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小石潭岸边像犬牙一样交错不齐,不知它的源泉在哪里
理解:小石潭岸边石头很多,形状也并不整齐,所以找不到水的源头在哪里。
9.无论是江河湖海,还是小池深潭,都可能因一双慧眼、一支妙笔而有了情感,有了境界。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
料】,简要说明柳宗元、曾巩和孟浩然各自借眼前水景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链接材料一】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①之墨池者,荀伯子②《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③,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④然邪?...羲之之书晚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