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见面课电影与生命体验

更新时间:2023-06-08 18:42:27 阅读: 评论:0

见面课电影与生命体验
李道新教授讲座的题目是《电影与生命体验》,在云端给大家带来一场电影与生命体验的唯美又精彩的学术论坛。他通过讲述电影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体验,将我们个人的文化记忆和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媒介技术、数字与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里,去体味电影跟我们个体和生命本身的关系。
他提到了电影人赵军,电影成就了他的一生,电影是他的生命,为什么赵军来生还要做电影,这就是电影跟一个中国人的关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表述,是因为电影自身的魅力,还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里,赵军这一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曾经与一种独特的中国电影的存在方式联系在一起。
电影人之外,其实哲学家、思想家,无论中外,他们都会去谈论生死,尤其哲学的本来的命题就跟存在有关。所以说当我们回到哲学家的生活、生存方式,极其哲学话语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他们跟电影的关系,当然在这个方面发现20世纪以来,比如说像从萨特、本亚明、海德格尔等等这样一些哲学家开始,我们发现大量的当代哲学家和思想家就已经从电影或者说以电影来进行哲学思考。我们想要讨论的其实不仅仅是个体的人,还包括我们作为抽象的人
和人类跟电影之间的关系。
在讨论电影的时候,当我们喋喋不休对电影进行评判的时候,一定要回到电影自身的媒介特性,它的装置、它的机器、它的设备,也就是电影院和银幕之中,才不会有失于偏颇和偏激。在我们对电影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电影作为一种通过银幕和影院观影的方式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才可以去进一步思考命题。
人类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从原始社会开始到人直立行走,再到人类进入文明,再到人跟机器的整合。光学、声学、电学等等跟电影之间都存在着最密切的关系,把这样一种关系当做理所当然,这样一种关系当成我们存在感、运动感,也改变了我们生命体验。
目前数字特效与虚拟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无所不能,电影正在通过各种方式重塑我们的感知,我们之所以需要这样的一种方式,是因为当下人类的感知已经超载,我们属于自身生命的体验也正在丧失,这是我们个体特别是人类遭遇的忧愁和恐惧。感知太多以至于我们没有感知,情感泛滥以至于没有情感。
数字电影和新电影的出现,包括刚才举例的这些电影在银幕上通过电影院所看的电影,其
实也就是重新发现新的感知的一种方式。我们重新进到电影院在银幕上看到光的力量,电的力量,声音的力量,以及所创造的一种无微不至的存在感、运动感和时空体验感的时候,我们似乎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体验,电影跟生命产生了更直接的关联。
在讲座结尾,李道新教授细心回答了学员和网友们的提问,在李道新教授和周星教授的精彩对谈中,讲座圆满结束。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8:42: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20947194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见面课电影与生命体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见面课电影与生命体验.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电影   体验   生命   方式   教授   银幕   哲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