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一、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1. 提出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只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和让学生完成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那么强烈。提前呈现任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让学生清楚参加任务学习可能达到的目标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效果。任务是否确切、任务目的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有层次等都必须加以认真全面的考虑。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的同时,应明确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目前许多教材并没有为教师指出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这就需要教师能精心设计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
2. 执行任务
执行任务就是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这是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1)任务――学生执行老师所提出的任务,并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分析等方式去完成任务。
(2)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将自己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学生报告。
二、 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策略,它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转变为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注重语言习得。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 任务应具有可操作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对语言的需求,在任务型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平均的英语水平,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上,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
2. 语言、情景真实的原则
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3. 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设计任务时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能够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
4. 阶梯型任务链的原则
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即先听、读后说、写的设计顺序,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5. 在做中学的原则
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
实施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原则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注意配合使用,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三、 国内外任务型教学研究及实施现状
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最早实践是由英语教育学家普拉布(Prabhu)教授于1979 年起在印度班加罗尔(Bangalore)开展的。20 世纪90 年代,在TEFL的一些刊物上,研究任务型教学的论文开始大量出现,但是对于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教学实施过程的研究就更不多见。
任务型教学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还处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阶段,一些专家如龚亚夫、程晓堂、罗少茜等都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或者探讨任务型教学在我国的实施,使我国广大教学工作者对任务型教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香港等)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多采用了任务型语言学习模式。在中国,任务型语言教学首先出现在香港。1996 年,香港教育署
编制了以Task- bad Approach 为主导之一的香港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2001年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六点建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
四、 任务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任务型教学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还处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阶段,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从最近国内刊物发表的关于任务型教学方面的文章来看,存在着对任务型教学缺乏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理解、甚至在概念上有误解的现象:1.教学设计表面上是由任务组成,但“任务”本质上还仍然是语言训练练习,而且大部分是在老师的控制下进行的,没有体现出真实性和交互性。2.“任务”只是让学生自由地完成喜欢做的事,课堂教学松散,低效,无目标,只是部分人参与,且语言运用的质量不高,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任务”没有体现出是学习、理解、体会语言后的活动。3.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应对策略,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当交际超出语言知识范围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学生们普遍把语言知识等同于交际能力,认为口语表达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知识的不足。许多学生语言形式单一,重复过多。4.任务泛滥、任务设计无信息差、任务缺乏真实性、脱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际、照搬照抄等等。没有真正找到任务型教学
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契合点。同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各地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师资现状、教学条件、英语教学实际状况和当地对英语教育的需求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都有待教师全面理解正确把握任务型教学,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反思。
五、 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反思
任务型教学法自1998年在我国高中实验以来,相继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应该是教材的编排问题,即如何兼顾任务的复杂度与任务的排序的平衡问题。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习得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因此教材编排就应该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而,目前在任务型教学中,教材内容则主要考虑了任务的完成,而有时无法顾及到内容的难易程度,因此很多学习者无法理解,或者无法完全理解教材,因为任务完成过程中很难不牵涉到没学过的语法知识。所以如何编排教材是我国任务型教学法推行过程中应该特别思考的问题之一。
任务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众所周知,任务型教学就是因其真实的情景,真实的材料和真实的任务而受到广大应用语言学家的青睐。但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会有缺失语境的现象,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涉及不接近真实生活,活动缺乏真实性。这就达不到让学
生在语境和交际活动中去认识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任务设计时要注意情景的真实性,设计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能投入到任务中去,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让学生自然融入任务中去,要与学生兴趣爱好一致。让学生乐于投入到任务中去。所以,我们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任务的具体设计问题也应该值得我们认真地反思。
任务性教学以语言产出作为教学的起点,虽然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帮助。但在强调语言输入的教学活动中容易本末倒置。任务型教学强调任务集中于意义而不是形式。而语言形式是意义的载体,没有语言形式何谓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任务型教学中的合理成分和其他的语言教学法相结合,吸取其它教学法的优点。
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时间不长,还没有达到一定成熟的程度。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在校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对学校教学中设置的各种水平测试。我们大多数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基本不需要运用英语,他们对英语的体会和实践机会仅限于每天一节的英语课堂,这一现实使得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学生的学习动力层面和语言实践方面均显不足。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在“做中学”,这对于相当多的英语基础差,缺少交际氛围和习惯的学生来说,很难调动他们去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另外,任务型
教学模式过分关注学生沟通信息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强调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形式,忽视了语言基础。这在社会、学生、家长都很关注学习成绩的我们国家,还是很难让大家接受的。可见把任务型教学模式简单地移植到我国的英语教学很难产生预期效果。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模式的度,不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实际水平、潜在能力、兴趣倾向、性格特点等来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任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单方面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思路,一种教学策略,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是一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把握好教学模式的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来实现教学目的,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把大任务小块化,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形成有个性特色、本地特色的英语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