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境与反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深层解蔽”

更新时间:2023-06-08 15:42:30 阅读: 评论:0

窘境与反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深层解蔽”
要: 近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实践性教学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能否顺利展开,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现状堪忧。追究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性的驱使;体系力量的客观逼迫;教师自身实践性知识的缺失和深藏于教师内心的惯性与惰性情绪。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性教学 窘境 原因反思
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场域,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直接映证。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维护与确证的重大责任,为之作出努力是不容置疑的。事与愿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与现实的“断裂”。唯有情景化的实践性教学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途。近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实践性教学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能否顺利展开。然而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并没有带来期待中的真正改变,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依然存在鸿沟。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窘境
尽管实践性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中承载重大的重量,却很少被我们“真正地”、“真诚地”关注过,因为这是一个人们并不完全熟悉和真正接纳的场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施行实践性教学仍面临许多艰难。
(一)潜藏于人们内心的排斥与偏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员对于高深的理论话语和文本的偏爱取代了对教学实践生活本身的关注,甚至把学生当成其学术思想的“倾诉对象”,学者的清高逐渐取代了研究者的实践,这样的教育研究逐渐成为一种追求“普适性”的纯粹的科学主义的理性工作[1]。在片面追求教育理论“学术化”的过程中,教师排斥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丧失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脱离了教育实践的工作需要。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5:4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210150694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窘境与反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深层解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窘境与反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深层解蔽”.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教学   思想   理论课   政治   实践性   教育   教师   实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