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
——教学实践与反思
赵春霞
自2015年2月正式开题到2015年4月,课题研究开展已有两月。两月来,我们结合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开展了学习、设计、实践、研讨、检验、调查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有效整合,探索反思,优化教学的过程,逐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加深对这个课题的认识,同时对研究的目标和方式作了必要的调整。目前已完成多个课堂活动案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了认真总结过去两月内所做的工作,并且为更好地开展下阶段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我做了以下的阶段性总结与反思。
“问题教学法”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学生课堂交流讨论不深入,学生质疑没深度的问题。“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几年在我任教班级开始进行“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下面谈谈我对问题教学
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体会:
一、“问题教学法”对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师生都深切体会到:“学生听的记不住,看的记不牢”, “教师讲解十次百次,还不如学生讲解一两次 ”只有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问题教学法” 是指学生采用导学案和教科书自主先学,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总结和反思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问题为学习的切入点,通过学生质疑问难、交流分享、互助探究形成基本知识,再通过课题练习和训练提高能力;是学生明确学习路径,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灵活自如地学好数学。
二、“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 “问题教学法” 的发生
数学教学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构
造好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学习的起步,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构造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造出具有较好的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师生共同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以问题为中心,分析已知、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我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努力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情景中,通过学生的体验,逐步学会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关数学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探索性和趣味性,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要求比较高,在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同时又感受到新鲜,教材中也常常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二)“问题教学法”的灵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思考的王国”。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实际上,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问题讨论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教师加入讨论,并保护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己见,并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分歧点,让他们不受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求得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频繁往来。不同见解,不同思路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法时要言之有理,并轮流在班内发言,再由本组同学补充,然后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共同构建知识,否则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将流于形式,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克服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留给每一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还要根据学习小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实现课程的第三维目标。
(三)“问题教学法” 的目的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之一。学生在前面对问题情景的设置、问题探索、讨论交流后,就要解决问题。当教师苦心经营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学生就会问个不停,问个不休,这也是好的现象。教师要有耐心,仔细、认真的回答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其他人嗤之以鼻的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对待,积极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热情。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合作,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上网查询,借书阅读等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当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后,他们必然就收获到成功的最大快乐,学习兴趣就会空前高涨。此时的课堂教学也许是轻松、愉快和祥和的,教师就不会再把课堂教学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人生最大的享受了。学生也会在探究中、合作中,收获着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听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发言,还要引导基础差的学生发表见解,(我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a、b、c不同水平),并加以评价鼓励,如果他们能解决了,那表示我们有好多的同学都能达到课堂目标。这样通过问题解答、问题解决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四)“问题教学法” 的拓展和延伸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课堂教学功能,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内化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自我检验,及时补缺、巩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对典型例题重点点评分析总结,及时引导学生对求解过程做出反思,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建立起数学模型。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即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能反过来解决其它类似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过程,把数学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作业,再从课外作业拓展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三、“问题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 。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2、借助信息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的内涵 ,如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轴对称,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性质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借助概念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疑问中发现数学规律,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和运用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反思和建构等思维过程,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1.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又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能面向全体学生,班级中的后进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的点拨下,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但可以看懂课本,而且还能解决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可利用问题情境把他们的思维推向求异、求宽、求深的层次,同样具有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样能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是他们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3.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由于“问题解决”教学始终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随时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应用的时机,体会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在头脑里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数学认知结构,因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经过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同学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实践证明,应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用得好,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轻松、愉快。学生也会是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学生在品尝探究艰辛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欢乐。而正是这种学习过程的艰辛与曲折,锻炼了学生坚忍不拔的个性,让他们学会了认知、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五、问题教学法的几个细节问题:一:问题的引出很讲究,创设情境引入,课前是重点,课中,课后要适时进行,问题来源教师设置递进式问题,关注学生生成性问题,包括学生个人的,小组讨论产生的,学生课后作业和思考产生的。二:明确问题是关键,我们都有同感,很多题做错了,是因为不明确问题是什么,在明确问题的同时还要思考与问题有关的知识是什么,解决问题方法是什么。三: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评价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四:在前面学习基础上,问题的准确答案是什么,如何准确表达。五.问题教学法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习,清清楚楚的成长,始终让学生明确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解决的程度如何学生要明确。
总之,“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善课堂结构,教师必须精细地设计教学案,精准的实施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学是关键,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进度,适时安排,适时引导,适时评价,适时精讲,适度展开。可见“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课堂难于驾驭,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升。
六、改进课堂提问的策略:
我认为有三个改进课堂提问的策略:预设具有价值的问题,把握重要的生成问题,引导学生提问解疑。
(一)预设具有价值的问题
1.问题富有思考性。思维是数学的心脏,而思维是从问题引发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突出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起学生进行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问题富有思考性,首先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切入口要适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望而却步;难度太小,引不起学生兴趣
2.问题具有启发性。问题具有启发性是指能引起学生联想而有所领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问题无法解答是难免的,教师的启发十分必要,方法很有讲究。
(二)把握重要的生成问题
创设生成问题。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如何落实在教学行为上,还有待努力。课堂教学创设生成问题,就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所谓创设生成问
题,就是课前预设的问题一旦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受阻,要及时调整问题,创生出新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生成问题,首先要注意因势利导,即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进行引导,创设此时此地有利的问题;其次,要随机应变,即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或全部改变,或局部修整,使得问题更有利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环节的递进。
(三)引导学生提问解疑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研究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话题。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