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锦绣金华》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本着“来自本土,面向本土,服务本土”的原则,充分利用金华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编写了《锦绣金华》这套地方课程教材。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金华、认识金华,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家乡、服务人民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金华市民,并为他们日后的进一步成长发展奠基。
本册教材介绍金华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状况,提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动手做、参观、考察、调查、探究等,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丰富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感情。共10个专题,分别是江南有座金华城、金华是个聚宝盆、金华火腿美名扬、千古风流八咏楼、通济和尚通济桥、初唐诗杰骆宾王、金华斗牛代代传、正月里来看“桥灯”、义乌——华厦第一市、“鸡毛换糖”走天下,供三年级两个学期使用。本学期主要先学习前五个主题。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专题一江南有座金华城
1、金华是座古老美丽的城市
2、金华是我们家乡的心脏
3、金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专题二金华是个聚宝盆
1、金华是个盆地
2、盆地里面物产多
专题三金华火腿美名扬
1、火腿的来历
2、火腿是怎么做成的
3、金华火腿是中国名食
专题四千古风流八咏楼
1、从《八咏》诗到八咏楼
2、李清照与八咏楼
3、八咏楼与八咏公园
专题五通济和尚通济桥
1、通济桥的传说
2、千姿百态的家乡桥
专题六初唐诗杰骆宾王
1、宾王咏鹅
2、诗人故里
专题七金华斗牛代代传
1、邢公与斗牛
2、金华斗牛真精彩
专题八正月里来看“桥灯”
1、“桥灯”就是“龙板凳”
2、“桥灯”制作有讲究
3、金华龙灯舞起来
专题九义乌——华厦第一市
1、义乌是座国际化商贸城
2、义乌是个地灵人杰的地方
专题十“鸡毛换糖”走天下
1、缺衣少粮 鸡毛换糖
2、弃担从商 开放市场
3、由小做大 走向世界
(二)教材编写特点
这册教材在编写上大致由三大板块构成:
情境与任务——从学生的生活和乡土教育资源特点出发,选取了最贴近学生生活又蕴涵深厚地方历史人文渊源的人、事、景、物,促使学生抚今思昔,油然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激发学习探究的热情,明确学习探究的任务。
体验与探究——根据学习探究的任务,开展体验性或探究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入口小,拓展面广,连接点活,实践性强。
链接与积累——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和搜索网站,注重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思路,丰富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感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是三年级(1)班,共38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能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外还能利用空余时间去探究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但少数学生 ,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 上课开小差,要在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下才能去学习。
三、教学措施:
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恰当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文本中内容和活动进行调整。
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采用多种手段,突出教学效果。
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3.发掘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